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如何布施才有功德性?

佈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輪體空。沒有佈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能不著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相佈施

在禪宗裏有一則公案:當初,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是在梁武帝主政的時候。 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平常建築寺院、廣度僧侶、印經造像,什至自己素食、講經,可以說佈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 當他聽說從印度來了一比特高僧達摩祖師,就禮請他到宮中問法:「朕自從主政以來,建寺度僧,行善不斷,請問有什麼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梁武帝好像被澆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麼多善事,你不但不讚美我,怎麼還說沒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對達摩祖師心生反感,而達摩祖師也覺得與他無緣,於是拂袖而去。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錯了嗎? 梁武帝認為自己造寺廟、度僧尼、印經典、說佛法,有功德,錯了嗎? 都不錯! 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 達摩祖師講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來具足,並不因為我現在佈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减少。 所以有為的功德可以說多說少,無為的功德性則不能論多論少。
《金剛經》裏也提到福德與福德性的問題。 福德,從因果來講,當然可以論多論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 福德的自性,則不容以有無的對立觀念來論多論少。 所以,達摩祖師從本體上來講功德,梁武帝還沒有那樣深的領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君王,其實也就是因為他在過去世曾經佈施、行善。 囙此,在佛門裏有一首讚歎梁武帝及說明佈施功德的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過去世曾是一個樵夫。 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來,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裏被雨淋著,就把戴在自己頭上的斗笠佈施給這一尊佛像。 由於他佈施的功德,後來感得成為一代帝王的果報。
不過,這種有為的果報並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報用盡,還是會再墮落。 所以,福德可以說多說少,說有說無; 而福德性,即使是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五趣流轉,六道輪回,我們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終沒有損减分毫。

因此,佈施、設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從什麼層次來講。 如果從有為法來看,佈施必定有功德。 佈施猶如播種,有播種,因緣成熟,必然有收穫。 所以佈施是無盡的寶藏,你有佈施,你就有儲蓄,就有果報。 一個人如果每天光是貪圖別人的東西,是貧窮; 常行喜舍,才是富貴。

佈施也不一定要用錢財珍寶去佈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說好話佈施; 你心裡面有豐富的力量,可以用為人服務來佈施。 即使你不會說好話,沒有力量為人服務,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裡隨緣歡喜,隨喜也是佈施。 每個人心裡都有隨喜、隨心、隨口、隨力的功德寶藏,所以我們應該把儲蓄在我們自己心田裏的寶藏,隨時佈施,這才是致富之道。
佈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佈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佈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達目標。 佈施如橋樑,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溝通,如同過河須要有橋樑。 佈施是人我之間的橋樑,我說你的好話,我就能和你溝通,我有利益給你,幫助你,我就能和你溝通。

佈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佈施的種子,將來才能開花結果。 過去有一個小女孩,父母雙亡,淪為乞丐。 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齋供眾,當下生起一念隨喜的好心; 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個銅錢,是過去在垃圾堆上撿到的,就把它拿出來佈施。 大和尚知道了,親自來為她上堂說法,為她誦經祈福。
這個貧窮的小女孩離開寺院以後,走到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久就睡著了。 這時皇后剛過逝不久,國王心裡煩悶,和大臣出外郊遊、打獵,見到樹下發光,向前一看,是一個猶如仙女下凡般千嬌百媚的女孩,非常歡喜,就把她迎回宮裏,立為皇后。

本來是一個貧窮的女乞丐,一下子貴為皇后,她心想:「這必定是我佈施所得到的功德、福報。」囙此,為了感恩圖報,她就從宮裏帶了財寶,要到這個寺院裏去作大佈施。
途中,她心想:「當初我只佈施一塊錢,住持大和尚就親自來為我誦經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佈施,這個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視我呢!」

但是當她來到寺院時,大和尚見都沒有見她,只叫一個知客師為她誦經祝福。 皇后不免感到生氣、失望,後來知客師說:「施主!上一次你來,雖然是一塊錢,但那是你的真心裡全部所有,至誠懇切,那一塊錢的功德無量無邊,大和尚當然要為你誦經祝福。現在,你佈施的財寶雖然多,不過,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為你祝福就夠了。」

佈施,有所謂「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有時候,同是佈施一塊錢,功德應該是一樣的,不過,你的一塊錢佈施給國家修橋鋪路,佈施給學生做獎學金,這樣的功德未來性就很大了; 我的一塊錢只是用來佈施給兒女打牌、吃喝玩樂,由於田不同,對象不同,功德因此有勝劣。 同樣的對象,你的一塊錢佈施給青年做獎學金,我的一塊錢也是給青年做獎學金,不過,你的心裡望報,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廣大無邊,因此我的一塊錢功德就大了。 因此,佈施,主要是在於我們的發心; 發心不同,功德就有勝劣之分。 一念虔誠,即使佈施一塊錢的功德,有時候與佈施百萬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兒子能到寺院裏過一段出家的生活。 就如同現在的泰國,要想取得公民的資格,一生當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於中華民國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樣。 囙此,他把已經做到翰林的兒子,送到寺院裏去修行參學。 這個翰林學士到了寺院,先從沙彌做起,每天必須打柴、推磨、種田、擔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 有一次,他從山下挑了一擔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裡的不滿,而發牢騷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說,我身為翰林,卻在這裡挑水給你們出家的和尚吃,你們和尚吃了,怎麼能消受?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正好給從旁經過的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說,我只要一炷香,你萬劫的供養,我都能消受。 所以,出家人修無為法,你有為的功德,佈施多少,都能接受。

佈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輪體空--沒有佈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著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相佈施。 所謂「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兩俱空,心境俱不空」。 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說到佈施得福的多少,有時候佈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時候佈施的財物有限,得到的果報卻很大。 為什麼會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 施多得少,是因為有望報的心,有利害心; 施少得多,則是因為出發心是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佈施,所以佈施的功德,誠如前面所說:「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星雲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