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楞嚴經》中有提到,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修行得到耳根圓通,從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然後進入無我、寂滅的境界; 之後,體會到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體念到一切眾生還在受苦受難,於是觀世音菩薩發廣大願,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無時不度人,如同《法華經。普門品》所述的,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能够有苦的離苦、有難的離難、有灾的消灾,有求必應,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
《心經》中則提到,觀世音菩薩以無上的智慧觀照到人的生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是暫時的、無常的,因為經常都在變化,所以是空的,不是真的有。然而一般人之所以會覺得受苦受難,是因為執著自我,如果又執著身體和心理受到煎熬的感受,就更加覺得苦難重重。
其實,只要能够瞭解到身心的反應和現象,都只是暫時的,不是實有的,不能恒常不變的,便不會覺得苦,便能從處處苦難的此岸,登上究竟解脫的彼岸。囙此,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剛開始是自利、自度的,最後擴大到利益眾生、廣度眾生的大菩薩行、大慈悲行,這就是一種自助助人的修行法門。
(一)以四感為實踐的方法
1.感化-知慚愧、常懺悔
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 但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够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導他人呢? 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 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愧、常懺悔。 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夠做得更好、更努力; 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 以我個人來說,便是以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來感化自己、調柔自己、修正自己、勸勉自己; 我經常因為自己所知不多、所學有限,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奉獻而慚愧、懺悔,常常自我提醒當更加倍努力; 同時,我也自覺無智無德,不足為他人的師範,而對我的弟子感到慚愧和懺悔。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 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 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習懺悔、慚愧。 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愈來愈精進、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能够感人。
可是偏偏有許多佛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例如我在美國東初禪寺,有一比特大陸來的居士,長久以來總是在一旁觀察我。 因為他在大陸時有一比特師父,告訴他善知識要符合十個條件,所以他就用這十個條件來衡量我,量來量去似乎永遠不滿意。 後來他參加了我主持的禪七,禪七期間我告訴他們:「我很慚愧,我很懺悔,我只能以佛法來感化我自己,我感化不了人,我以感化自己來勉勵自己。」他聽了以後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很受用,於是來向我懺悔,從此不再拿著標準來量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 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麼可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2.感動-智慧慈悲對人
有人會抱怨家庭裏的成員不够好、不能滿自己的願; 或覺得社會混亂,人心不安定。 總認為別人都變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變得認真、負責,自己就幸福了; 總是期待他人,認為只要別人都好,自己就有福報,但卻忘了自我要求,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滿了別人的願?
佛法提醒我們,修行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學佛法,學習到的慈悲與智慧來感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這才是最可靠的。 智慧並不等於聰明、伶俐、反應快,或者是懂得很多知識、學問; 佛法所講的智慧,是指不受煩惱所困擾,不因無明起煩惱,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自在心安。
3.感謝-順逆因緣皆恩人
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逆兩種助緣。 很多人只能够感謝對自己有利的人,把他們當成是貴人,但是以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也是貴人,也應該感謝。 事實上,我們應該把所有我們遇到、見到的每個人,都當作貴人、當成恩人、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人,如此一來,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當年我準備到日本留學的時候,臺灣佛教界一片反對之聲,大家都在傳說:「不能讓他去日本,去日本就會還俗,如果贊成他去留學,就等於是送一位法師去還俗。」本來有位馬來西亞的華僑,答應全額資助我去留學,可是看到大家都反對,於是就改變主意取消贊助。 當時,大家的不信任,雖然令我感到難過,但我將念頭一轉,心想:「這也很好,大家不信任我,我偏偏要叫他們看一看,我絕對不還俗!」到了日本,我因為經濟拮据,所以把在日本的時間計算得非常經濟,一天當成好幾天用,一個錢當成十個錢用,書讀得比別人都快。 由於大家的反對態度,正好促使我趕快把書讀完。 如今看來,這件事對我信心、願心的堅固,可說是一大助緣,如果沒有這些逆緣,就無法練就我的意志力。
此外,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對我最大的恩惠,不是給我經濟的資助,而是用「養蜂式」的教育管道培養我。 養蜂人把蜜蜂帶到有花的地方,讓它自己去采蜜,它采了蜜自己吃,多的還可以供給人吃。 我的師父用這種方法教育徒弟,並且告訴我:「很多人用養金絲鳥的管道教育兒孫,兒孫一定不會太好。因為金絲鳥天天要準備美味的食物喂它,常常要照顧它,但它卻不能够生產對別人有用的東西。」由於我師父對我的教育管道,訓練出我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 再加上遇到任何問題,我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原則,用智慧來處理事,用慈悲來處理人,處理以後就放下,心中不再罣礙了,因此逆緣對我來說,不是困擾,而是值得感謝的因緣。
4.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報
觀世音菩薩因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已能度一切苦厄了,但他還是以種種形相、身分,來到十方世界廣度一切苦難的眾生,這是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而其慈悲心則是從感恩心而來。
凡是得到佛法恩惠的人,必定會有感恩圖報的心,感謝三寶的恩德。 但是三寶是很抽象的,例如報佛恩,佛將智慧、慈悲給我們,但是佛的化身已經不在了,要報佛恩,似乎已經沒有機會了,所以應該轉而為眾生奉獻、救濟眾生來報答佛的恩德。 例如觀世音菩薩便是在佛那裡學得法後,又把法佈施給所有的眾生。 這不是自己對眾生施恩,而是為了感恩而來度眾生。
除了報三寶恩之外,凡是受恩於人,便應該要感恩圖報,有回饋心。 所以我們也要報國家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這就是佛教徒常說的「上報四重恩」。 報恩要及時,不要等到要報恩的時候,才發覺已經沒有機會了,而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隨時隨地心存感恩,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奉獻的時候,態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捨心來付出,否則便會自以為是施恩者,產生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態,認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對方回饋,這是不知慚愧; 相反地,接受佈施或服務的人,則要把對方當成恩人,感謝他的恩德。 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獻、供養、感恩、報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獻,另一方以感恩的心來接受。
很多人嘴上說是奉獻,其實心裡是在做投資生意,今天給了些什麼,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饋,事實上,這是利益交換,不是報恩,也不是奉獻,真正的奉獻是沒有條件的。
——聖嚴法師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