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意足是什麼?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 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也可稱為七個階段或七個層次,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一共是三十七項,囙此稱為三十七道品。 在此之前,已經分別講過第一科“四念處”及第二科“四正勤”。
四如意足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脚,是以定為足。 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 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 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
一般人修行禪定,目的是在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潜在的煩惱隨眠,永得解脫,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 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粗而細,逐層伏斷。
以中國禪宗的修行來說,雖然是重視開悟的,但開悟並不一定要入次第禪定,只要能够見到自性或空性,便算開了小悟。 開了小悟,並非完全沒有煩惱,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煩惱並沒有斷,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心有時候沒有辦法控制自己。 因此,有一些所謂已經見性了的修行人,他們還是有許多的煩惱習氣,不論是在語言中或是在動作中,會表現出不清淨的情緒以及不清淨的行為。 因此,見性之後的人還是要多聞熏習、打坐、修定。 禪宗是先用觀慧入門,若無基礎的禪定工夫,想要一悟徹底是很難的,故在一悟再悟之後,仍得繼續修行。
修證次第中的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在五個修證次第中,屬於第二個次第,名為加行比特。 所謂五個修證次第,是聲聞法的從初修習而至解脫涅盤,茲介紹如下:
一、資糧位:資糧也叫作道糧。 就像過去的人在出門的時候,先要隨身準備著路上吃喝的乾糧及飲水等。 是指三賢位: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 此位初伏三界見思二惑。 見惑是指知見、觀念的迷惑,包括身見等,思惑是指心理迷亂的煩惱,包括貪瞋等。二、加行位:準備了路糧之後就要上路了,往什麼地方走呢? 是往解脫的路上,努力前進。 此位乃四善根位,是指: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 此位續伏三界見思二惑。
三、見道位:始發無漏正智,始見未曾見過的真諦; 小乘初果位,大乘初地。 《俱舍論》雲:至四善根的第四,於世第一法的無間道發無漏正智,即以十六行相,次第觀欲、色、無色三界四諦之中,通過十五行相,至見道。 此比特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到聖道,進入聖者的階段,即是聲聞的初果位。
四、修道位:是聲聞的第二果及第三果比特,繼續修諸道品次第,繼續漸斷八十一品思惑及色等有漏法。
五、無學位:初二三果,雖入聲聞聖位,仍稱有學,到了第四阿羅漢果,斷盡思惑,稱為非所斷,入此位者不再到三界受報,故稱無學。
四念處及四正勤,是在資糧位修,四如意足則是在加行位修。 在修行禪定的過程之中,能够發起暖、頂、忍、世第一的四種善根,因此,加行位又稱作四善根位。 依據《俱舍論》卷二十三有雲:“暖必至涅盤,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茲再分述如下:
一、暖法:是總相念住之後念所生的善根,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苦、集、滅、道四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 暖是譬喻聖火,是見道比特無漏智的前相。 若入此位,雖或退墮、或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於惡道,然流轉不久,必得涅盤。
二、頂法:是暖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十六行相。 頂是譬喻山頂,在進退兩者之際,或有進而上登忍比特,或退而下降至暖位,有造無間業而墮地獄者。 然此位之人,縱然退墮,終不斷善根。 四如意足,即在此位修習。
三、忍法:是頂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三品。 下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畢竟不墮惡趣。 中忍漸滅所緣之四諦,滅能緣之十六行相,最後僅餘一個屬於欲界苦諦下之苦行相,謂之减緣减行。 上忍僅為一刹那間。 至此,畢竟不再退墮忍法,亦無墮於惡趣者。
四、世第一法:是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刹那間,故無下中上的三品。 此位同於上品忍比特,僅觀苦諦苦之一個行相。 “世”是世間有漏法,此位是於有漏法中,無有超出此一觀智的程度者,是世間有漏法中最高最勝之法,故名世第一法。 此位極速無間,必生無漏智,入見道位,證悟勝諦,為初果聖者。
四如意足的內容
根據《大智度論》卷十九雲:“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這也是說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四念處、四正勤的修習,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須再以修習四如意足的禪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與定力相等,所以稱之為如意,所願皆得故。
又雲:“問曰: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
這也是說,在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中,雖也有定,但以智慧精進之力為多,定力較弱,所以不得如意願故。
很多人有種誤解,認為修行只要發悟見性,似乎什麼問題都可以解决了,這是“未得謂得”的錯誤觀念。 單靠禪定,不會見性,單憑觀慧,不得如意願。 必須智慧與禪定同等生起,才入頂位,但這還未見道,何况得大解脫。
四如意足是指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分別介紹如下:
欲如意足:是以希望求得勝定,以欲為主得定。 欲有三種性質:
一、欲心所:欲有多層意思,通善、惡、無記的三性; 發願樂修道品是善,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及貪得無厭的追求佔有是不善,這裡所講的欲如意足,當然是善心所。
二、希望:欲是一種希望、企盼。 是對所愛樂的事物,想做、想得之欲求、願望。 此處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勝、神妙的禪定。
三、意欲(意樂):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之中,有昏沉、掉舉、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種缺陷,會阻礙禪定的修行,而“欲”的“意樂”就能幫助我們在習定時,排除其中的“懈怠”。 例如《藥師經》有雲:“正見、精進善調意樂。”《攝大乘論》則指出有六種意樂。 《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則雲:“菩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精進如意足
精進如意足:是以精進策勵得勝定,是以精進之力得禪定。 有了欲這樣的意願、意欲之後,必然要下定决心,開始精進地用方法,這就要回到四正勤了; 用四正勤的態度,既已精進努力地修習四念處觀,亦以精進力來修四如意足。
心如意足:是以守心攝心得勝定。 以習定因緣生起道分,以有漏無漏心得禪定。 用精進心來修習禪定,在任何一個時空裏,都是維持在當下這一念的方法上。 這個心,本來是散亂的妄想心,若將此心放在方法上時,就能够生起菩提道分了。 這是將執著心、煩惱心,轉為心如意足,作為習定的能緣所緣心。
思惟如意足:是以智慧、思惟觀察得勝定。 以思惟為主得定,以定因緣生起道分。 雖然已經能够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變為修道的心,在用方法時,還是會有六種缺陷隱現出沒,此因,就要用思惟、用智慧來省視觀察了。 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時的心,如理不如理? 正確不正確? 如理正確,就持續下去; 不如理不正確,就馬上改過。 ” 在加行位中的“頂法”,就是在昇墮進退之際,只允許有如理正確的心念出現,不斷地思惟省察,使得不正確不如理的煩惱心(總名為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沒有現行的機會。
由於修習禪定有六種障礙,只要有其中一種障礙出現,心就是有問題的,是不如理的。 因此,要以如理、思惟、觀察來對治六種缺陷,對治十纏煩惱。 如果能够到四加行比特的最後一個“世第一”位時,那就超出凡界而進入初果見道的聖者位了。 此時,心中不再有惡不善法的現行,可是見惑雖斷,思惑未斷,一直到成佛為止,才會永斷最後一分微細無明。 能到“世第一”比特已經伏三界見思二惑,刹那無間,離凡夫位,入“見道位”時,斷三界見惑; 思惑已伏而尚未斷,不名為纏,而稱隨眠。
四如意足即是四種三摩地
大乘唯識學系所說四如意足,亦名四種三摩地,例如《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雲:“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以欲、勤、心、觀,四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三摩地即是定、等、持、一境性,下麵即依《瑜伽師地論》來介紹四種三摩地:
欲三摩地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起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欲增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 首先,就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看看這個煩惱是真的有嗎? 它的本性又是什麼? 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是實在的,那為什麼還要有煩惱呢? 執著自己的煩惱心,反而變成了麻煩,只有不斷、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無非煩惱。 也就是觀察惡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緣,使得妄念越來越少,到最後就是心念的統一,稱為“起一境念”、“住一境念”,而得遠離“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勤三摩地
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行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勤增上力,又叫精進增上力。 對於心中所想的念頭,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全部都是妄念。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去管它; 未來的還沒有來,讓它不要產生; 現在有的妄念,不執著它,趕快停止。 這個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是“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 這個時候的心,只有清淨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察現在這一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够這樣不斷地練習,即使還沒有達到《金剛經》過現未三心不可得程度,但是方向相同。 從有間歇的一念,成為持續的一念,便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住此“心一境性”,便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心三摩地
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複策發諸下劣心,或複製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舍,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心增上力,即是持心不昏、不散、不掉舉,名為奢摩他。 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念念不斷觀察自己的心,是否有掉舉等的現象,發現了馬上要舍。 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 此三摩地,雖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亦尚未能永除“煩惱隨眠”。
觀三摩地
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若于能顺恶不善法,作意思惟,为不如理;复于能顺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为如理。如是远离彼诸缠故,及能生起诸缠对治,定为上首,诸善法故,能令所有恶不善法,皆不现行。便自思惟:我今为有现有恶不善法,不觉知耶?为无现无恶不善法,不觉知耶?我今应当遍审观察。彼由观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观察,断与未断,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触证,心一境性。由是因缘,离增上慢,如实自知:我唯于缠心得解脱,未于一切一切随眠心得解脱;我唯获得及已修习,诸缠对治,定为上首,所有善法; 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觀增上力,觀是觀察審思的意思。 觀察自己是否正在用功,隨順一切惡法,為不如理,隨順一切善法,為如理。 遠離諸纏,對治諸纏,皆由如理思惟,如是反復遍審觀察,便能得三摩地,便是能“住一境念”,而“觸證心一境性”,“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心。 故其自知,唯於現行諸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隨眠”,心得解脫,尚須修習,對治一切隨眠之法。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又雲:“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複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
可知,四如意足,是在加行比特中修習四種三摩地,雖能以之遠離惡不善法的現行諸纏,尚未永除一切惡不善法的諸種隨眠,必須更生樂欲策勵,修集對治此等隨眠的諸種道品。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由於四念處是修觀慧,四正勤是以精進心來修四念處,但定的力量不强。 囙此,修過四念處的觀慧之後,再修四如意足的禪定。
在禪宗修行的方法,譬如說用參話頭見性時,就叫作破參,也就是破了禪宗修行的第一關,但這並不等於解脫,也不等於已經修行完了。 見性,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走的路是什麼,此時,便奠定了對於修學佛法的信心。
見性的經驗,有點像一個人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什麼也看不到,突然間有一串雷電之光,一閃即滅,讓你看到道路,發現了道路的去向,瞬間的閃電過後,又回復黑暗,道路也隨即隱沒,可是這時候你已經知道有一條道路可走,便有繼續往前的信心。 但這絕對不等於已經走完了路,囙此,從此以後必須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好好地走完這條解脫之道與成佛之道。
禪宗的見性,也不能與聲聞初果的見道比特相混。 大乘法貴在菩提心的菩薩行,不為自求速成。 迷人漸修,悟時頓悟; 悟後起修,發大悲心,歷劫潤生。 聲聞法側重出離心的解脫行,厭三界苦趣,求速脫五蘊; 雖離我執,未離法執,不算究竟。
四神足與四加行比特的關係,則如《俱舍論記》卷二十五雲:“此(四神足)據加行立名”。 又雲:“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
欲神足:欲者欲起此定,謂加行位,由欲力故,引發定起。
勤神足:勤者勤修此定,謂加行位,由勤力故,引發定起。
心神足:心者心所所依,謂加行位,由心力故,引發定起。
觀神足:觀者慧觀察境,謂加行位,由觀力故,引發定起。
這裡將四如意足,名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與六種神通的神足通,實在不相同,它是在加行比特中修習的四種禪定。 凡夫修行四禪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樂,或是希望得到神通; 修習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樂,不在獲得神通,而是為了解脫。 因此,《俱舍論記》卷二十五也說:“一三摩地,由四因生”,將四如意足稱作四種三摩地或四種三昧,就與六種神通中的神足通,有明顯的區隔了。
四如意足為何稱為四神足
以神足為如意足命名的用意,可舉典據如下:
《俱舍論記》卷二十五雲:“謂諸神靈,勝妙功德,故名為神;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為足,神之足故名為神足。”
四如意足的四種三摩地,能發起許多神勝靈妙功德,故以此定,名為神足。
《大毗婆沙論》卷一百四十一雲:“諸所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故名為神;引發於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種:一世俗所欣,二聖者所樂。若分一為多,合多成一,此等名為世俗所欣。若於世間諸可意事,不住順想;於諸世間,不可意事,不住違想;於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於舍,正念正知,此等名為賢聖所樂。”
所求如意,故名為神,此定有發神之能,故名為足。 世間俗人所樂者神變發現; 賢者及聖者所樂者,是舍卻可意及不可意的兩端執著,安住於正念正知。
《大毗婆沙論》又雲:“複有三種神用:一運身,二勝解,三意勢。運身神用者:謂舉身淩虛,猶若飛鳥,亦如壁上所畫飛仙。勝解神用者:謂於遠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捫日月,或屈伸臂,頃至色究竟天。意勢神用者:謂眼識至色頂,或上至色究竟天,或傍越無邊世界。”
此段是說明“世俗所欣”的神足通之妙用,分別有三類神用,唯其非關四如意足的功德。
又雲:“三摩地名神,欲等(勤、心、觀)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
以修習欲、勤、心、觀的四種道品,發起四種三摩地的神用,故名四神足。
又雲:“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
三摩地既是果比特的功德,也含因比特的運作; 欲、勤、心、觀的四者,唯是因比特的方法,未必已有三摩地的果德。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四如意足又叫作四神足,“神足”之名,也是六神通的一種。 所謂六種神通,便是: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盡通。 神足通就是神運變化,不論變大變小,變遠變近,變多變少,變有變無等,所有一切的神變都屬於神足通。
稱為神足通的原因,就是能够以超自然的力量來運作,完成各種三度空間現象變化的目的,從這樣變成那樣,從這兒到那兒的種種過程,就如用脚走路一樣。 神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足是運作過程的現象。 在佛經,常常看到羅漢、菩薩以及佛,都有神通的記載。 所謂十八神變,放光動地等,就是神足通。
修學佛法的人未必有神通,亦非一定要修學佛法的人才會有神通,沒有學佛而僅修禪定也可能修出前五神通。 甚至有些眾生,不修禪定,也可能有報得的神通。 一般人的异常經驗,屬於感應而不是神通,所謂感應,就是偶而會碰到、聽到、看到、聞到種種奇异現象。 六神通中,除了屬於四果聖人所具的漏盡通外,其他五種神通,凡夫外道乃至異類眾生,也可能有。
神通和感應是不一樣的,神通可以自主發通,感應不能自主自發,感應不一定是修行的人才有,神經質的人也常會有感應。 神通所現如幻似真,感應所現擬真非真,實則都應視為幻覺、幻境。 有些大魔術師大催眠師,也能表現神通般的特异工夫。
凡夫對於神通都有興趣,但是神通不是絕對有用,也不一定是正面的,它的本身並不可靠。 譬如說,過去世的重現,未來世的預見,能聽到、看到遠處發生的事情,能看到一些隱藏不露的物件,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些什麼等等。 這些神通雖然會讓人感到很驚奇,似乎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但是,從因果的原理來看神通,完全是沒有用的,因為它違背了如是業因、得如是業果的自然定律。 應該發生的事,遲早會發生; 不應該發生的事,縱然發生了也不會真的管用,主觀的神通是不可能改變客觀事實的,縱然暫時改變,必然要於未來作更多的補償。
不論在大乘和小乘的聖典中,都可以看到有關神通的記載。 但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要吃飯他不會坐在那裡等著,指揮一些天神送飯來吃,所以每天到了一定的時間,他會去村中托缽。 成佛之後的釋尊,在世間行化,不管走到哪裡,也都像我們一樣,是用兩條腿在走路。 他也不曾用神通變了一座又一座的寺院,讓所有的弟子們都不需找工人建屋就有得住,釋迦牟尼佛還是需要居士們供養土地,佈施金錢來蓋房子; 甚至佛陀自己披的袈裟,也是他自己用手裁制。 人間的佛陀,是很少現神通的,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智者。
佛雖然有神通,卻不輕易用神通。 佛的聖弟子中,有一男一女兩位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及蓮花色,已是羅漢,最後卻由於宿世業報而被人打死。 照理說他們可以用神通逃往他方世界,可是他們卻沒有,因為這是因果業力使然,縱然想逃,也逃不掉。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