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 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囙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 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 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 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 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愚癡的行為,因為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假使對方已經明白拒絕你的感情,自己卻還想盡辦法,想把對方追回來,就好像賭輸的人一樣,心中不服氣,老是想翻本,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也因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 既然知道無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應該趕快撤退,就算是以此為戒,至少學到經驗,也就夠了,這樣就是對自己慈悲。 慈悲不僅是照顧別人,事實上,也是在保護自己。
我曾經見過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遺棄時,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歸於盡,後來,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結新歡,鐵定不可能再回頭來愛她,於是便來告訴我,說她已經想通了:“既然因緣如此,為了讓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輩子了。”
當愛情受到挫折時,應試著化解自己心中的憤怒、不平。 像這個女孩所體會到的“因緣”,即是佛法當中“空”的觀念,是最能够助人擺脫痛苦的。 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