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佛事是什麼? 如何做佛事?

屬親友必須盡可能地全體參加,能够跟隨持誦最好,否則亦當陪伴、聆聽、禮拜。

所謂佛事是學佛之事,弘揚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 課誦、聞法、講經、佈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羅蜜,都是佛事。
但是在中國一般的民間生活中,並沒有做佛事的觀念。 通常只是在親友或眷屬亡故之後,才想要為他們做一點補償、救濟性的佛事,稱為超度、薦亡,而且是邀請專業的僧侶、尼師來為亡者誦經、禮懺。

做佛事的時候,亡者的家屬大都是站在雇主的立場,並不直接參與,共同禮誦; 甚至誦經禮懺的壇場在做佛事,他們通常也只在一旁交際應酬、談話,乃至打麻將,而把佛事當成表示哀榮的點綴。 這種情況,既對佛法不敬,也對亡者無禮,只可說是一種習俗的活動,不能稱為佛事。

做佛事必須具備虔誠、恭敬、肅穆、莊嚴的條件,最好是亡者的家屬、親友親自持誦、禮拜佛經、懺儀、聖號。 必要時,禮請僧眾做為導師,指導、帶領佛事; 壇場則不可吵雜、零亂、喧嘩。
佛事不是儀式,不可把佛事做為葬儀的一個節目來看。 家屬親友必須盡可能地全體參加,能够跟隨持誦最好,否則亦當陪伴、聆聽、禮拜。 依亡者親友的虔誠、恭敬,感應諸佛菩薩,以佛法的神力及佛法的道理,給予亡者救濟及開導。 因為做佛事就是召請亡者臨壇聽法,化解煩惱的業力,而得超生離苦。 如果親友、眷屬對於佛事漠不關心,既不參與,也不禮敬,對亡者的功用,縱然是有,也極其輕微。

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過世之後,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通常,人在死後,若有重大的惡業,直接下墮三塗; 若有眾多的善業,便可立即生天; 若修淨業,即可往生淨土。 否則的話,就在四十九天之內,等待因緣成熟,隨緣、隨業轉生。

在未轉生之前,為他超度,便能轉惡業的力量為善業的基礎,心開意解、積習漸消,便可超生天界,乃至往生淨土。 如果已墮三塗,依親友眷屬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减少亡者的痛苦,改善三塗的環境。 如果已生天界,也能增進亡者在天上所享的福樂。 如果已生淨土,也能使他蓮品高升。 即使是在四十九天之後,當然還是可以做佛事,同樣可使亡者得到超度與救濟的力量。 所不同的是,如果死者已經轉生或下墮,就沒有辦法挽回他投生的類別。

根據《地藏經》的記載,若要超度先亡眷屬,應該恭敬、供養諸佛菩薩,讀誦、受持諸種佛經。 如果依照《盂蘭盆經》的記載,應該佈施、供養出家僧眾。 綜合而言,以亡者親屬的立場,用亡者遺留的財物,盡力佈施,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利益社會,乃至等施一切眾生,使之離苦得樂,都是促成亡者超生離苦,往生佛國的助緣。

在七七之內,最好從過世的那一刻起,佛號不斷,是為助念。 如果他在世時專修西方淨土的彌陀法門,當然為他專念阿彌陀佛,由數人或者一人一人地輪流助念。 如果沒有任何法門是亡者的專修,當然也以阿彌陀佛聖號為其助念。 假如生前已有專修的法門,例如常誦某一部經或常持某一尊佛菩薩的聖號,最好是以他所修的法門為其持誦回向。

以我們中國的習慣,能够在四十九天每天做佛事,當然最好; 否則死後的頭七天或三天,乃至僅僅一天,或者每逢七期的那一天做佛事,都是好的。 這要看亡者家屬的人力和物力的條件,可有伸縮增减。 萬一人力、物力均不許可禮請僧尼做佛事,就算只有家屬一人,也應該為其誦經; 若不會誦經,至少也會為亡者念佛才對。 至於焚燒竹紮紙糊的房屋、傢俱、交通工具等冥器,以及經咒、紙錢、銀箔,乃至生前的衣物,都是民間信仰的習俗,與佛法的佛事無關。 唯其有慰靈、祭典的作用,也不能一概否定。

以佛法的觀點,厚葬是沒有必要的,鋪張的葬儀也是多餘與其以亡者的財物及親人的力量,做虛有其表的所謂哀榮的排場,不如拿錢去供養三寶、弘揚佛法、佈施貧窮、利益眾生、功德回向,更合乎佛法。 喪葬宜力求莊嚴、肅穆、簡單、隆重; 否則不是佛事,而是藉亡者的喪葬儀式來顯示喪家的虛榮而已。 當然也不宜用貴重的衣物及珍寶陪葬,此對亡者沒有實際的利益,同時也浪費了有用的物資。

摘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