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放下是為了更好的提起

有智慧又有慈悲,就會發現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

智慧與煩惱相對,
不快樂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環境的存在
這是很累人的。
慈悲與怨瞋相對,
不幸福是因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卻還嫌你付出太少
這是很煩人的。
如果你有智慧,
就知道一切世間的事物,起起滅滅、來來去去,
都是暫時有而本來空,何必那樣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
如果你有慈悲,
就不會計較付出的多少,不會在乎他人的反應如何,
只是為了愛護環境、照顧他人,而做奉獻
有智慧者能夠放得下,因為一切本來就是空的;
有慈悲者能夠提得起,因為有世間就有業,多造善業,多結善緣,正是菩薩的心懷。
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會發現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不會累也不覺得煩了,連休息幾天也用不著了
偈曰:「觀諸法生滅,一切本來空;知世間成敗,從業而有生。」
──六十華嚴經卷二十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告訴我們的消息是:因為一切的人事物以及人的觀念和想法,都在起起滅滅,所以從空而有,由有歸空,不必為了成敗得失而起煩惱。可是,既然生活於此世間,一定是在成敗得失的現實之中,不論是苦是樂、是成是敗、是得是失,都是由於自作自受;不論你記得不記得,通過三世因果的觀點來看,你必須面對現實,改善未來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