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自知之明,才是真正的自信

對自己瞭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

自信心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原動力,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來勇往直前,而且能够貫徹到底。 缺乏自信心的人,做事容易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可是一般人卻因此自負和驕傲就是自信,只要大聲講話、動作誇張就是有自信心。 殊不知人往往是因為沒有自信心,才會大聲講話; 因為膽怯,才會誇大動作。 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都是因為不瞭解自信的真義。

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瞭解。 對自己瞭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 這就如孔夫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清楚自己的智慧、體能,明白自己的觀念、學問和能力,包括財力、腦力和科技,連自己的缺點、限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此徹底瞭解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才得以建立起來。

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種自信心,這樣的自信心來自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 所以認識自己的缺點,也是自信心的來源。

「自知之明」也包括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能够如實瞭解自我,就能適時調整身心與環境的互動狀態,充分發揮潜能,避免過多的擔憂。 由於擔憂、害怕、得失心减少了因此也就有了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一定是在於自知。 因為自知,所以能够自我成長; 因為對自我認識清楚,所以能够自我努力、自我奉獻。 能奉獻多少,就奉獻多少,沒有過多的憂慮煩惱,生活也得以自在。 可見得,建立正確的自信心,對我們的人生十分重要。

——聖嚴法師《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