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默照禪的旨趣——照見本來面目,體現本地風光

放下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心無所住、念無所系,放舍諸相之後的大解脫、大涅盤

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地修。 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 因為其內容是非常直接,用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要掌握著不把自我意識的執著心放進去,不做瞻前顧後的妄想思索,當下是什麼便是什麼,那就跟本來面目相應了; 放舍我執是「默」,清清楚楚是「照」,這就是默照禪

一、什麼是「本來面目」?
所謂「本來面目」,有的人說是在未出娘胎之前的本來面目,這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認為是中陰身、是識、是神、是鬼、是靈魂,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會給它不同的名稱,那都是生死界的生滅因緣,不是本來面目。 禪宗的意思是說,在沒有生與死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已經進入了生死,這是一種現象,是身體的現象、心理的現象、環境的現象,這些現象加起來,就是生與死。 那麼,離開了這些生死現象,既不生也不死,既無生也無滅的本來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麼呢? 那是不可思議的真如佛性。

「不可思議」與禪宗講的「不立文字」,這兩個名詞事實上是同樣的意思。 只要用文字表達的,就是語言、符號; 而思議則是用嘴巴講、用頭腦思考,這也是一些符號,所有的符號都稱之為「相」,都是現象。 因此,「不可思議」與「不立文字」講的都是同樣的東西,那就是放舍諸相之後,當下便能够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

隨時能放舍諸相,隨時就能見到本來面目,只要有一個念頭沒有辦法離開現象,便是著相; 只要執著於任何一相,那就跟本來面目不相應了,自然也就見不到本來面目了。 許多人誤解,在打坐時所產生的身心反應,例如:輕安境、光明境、空靈境、感應境、神通境……,就是開悟的悟境,其實那也只是生理現象、心理現象,最多是精神現象。 有這些現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經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負擔,心志專注,凝神安住,故有异於一般的經驗出現,但它只是一種身心現象,不是開悟,未見本來面目。 這種經驗能够使你對打坐有信心,並且喜歡打坐,也能够鼓勵著我們繼續地打坐下去。

《六祖壇經》所講的無住、無念、無相,就是講的本來面目,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執著。 好比演員需要化妝,需要穿著各種不同的戲服,可是在卸妝以及脫下戲服之後,就顯出了演員自己的本來面目。 禪宗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心無所住、念無所系,放舍諸相之後的大解脫、大涅盤。 當你對於一切現象的執著心統統放下時,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來思索的如實境,所以叫作不立文字,也稱為不可思議的悟境了。

二、何謂「本地風光」?
所謂「本地風光」,是在沒有任何執著的狀況下,還有智慧及慈悲等的一切功能。 風光,是春光明媚的風景; 悟後的心地,稱為本地,是如實地自在清淨,能攝一切善法,能生一切功德,雖無自他對立之心,亦無善惡分別之思,但有如實反應的一切功能。 悟境中的心地,如陽春白雪、無塵明鏡,自身不著有無、善惡,卻能如實靈活地因應眾生所需,故形容為本地風光。

中國禪宗有一篇〈十牛圖頌〉1,那是用十個頌文配十幅牧牛的圖畫,畫的就是十個禪修層次的境界。 圖意是說有一個牧童在看牛,最初他看不到牛,在找牛; 然後見到了牛的脚印; 接著是見到牛的尾巴尚不見牛身; 又看到牛在吃草,於是牧童好不容易把牛抓住了; 接著牛已馴服地讓牧童騎在它背上; 後面是牧童和牛都在休息; 接著牛不見了,牧童也不見了; 接下來又出現一幅春天的風景,只見春景很美,但是看不到人; 接著是個圓相,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就是本地風光了。 相當於《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也是《六祖壇經》的無住、無念、無相。 最後,牧童和牛不見了,圖中走出來一個很有錢的慈悲菩薩,拿著一個大袋子,見了人就施捨,見了人就施捨……。 所謂的「本地風光」是從第九幅圖開始,風景很美,卻沒有自己,為了度眾生,應化顯現,永不疲倦。 這代表著所有的境界都屬於眾生,就是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所以能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來度一切眾生。 (編案:請參閱聖嚴法師的英文著作《摩根灣牧牛》〔Ox Herding at Morgan’s Bay〕,或中文著作《禪的體驗.禪的開示》關於〈十牛圖頌〉的介紹)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個時間裏,不論是打坐、運動、工作、走路等,都要放鬆身心,不起我貪、我瞋、我慢、我疑、我煩惱、我興奮、我憂慮等的執著。 不要說:「我好討厭、我好喜歡,這個真麻煩、那個真有趣……。」不要有這些分別執著心,只是在運作、在活動,知道正在發生什麼狀況,並且恰如其分地正在處理這些狀況。 若有情緒性的反應,便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在作怪了。 要練習著見到本來面目、見到本地風光,便得先練習放舍諸相的默照禪法,否則,是永遠不可能見得到本來面目,也永遠沒有辦法體驗到本地風光了。

——摘錄自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