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禪宗的極致

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

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
禪修的觀念: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
禪修方法︰放鬆身心,集中、統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於有無的兩邊。能夠徹底超越,便是大悟徹底。
禪宗強調不立文字,它的列祖列宗又偏偏都有說不完的葛藤絡索。如何說明這種矛盾的事實?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反被多姿多彩、爭豔鬥妍的指陣所迷。大家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邊。
一九七六年起,我也在東西兩半球,四處教禪、講禪、寫禪,迄今已出版了十九冊與禪相關的中英文著述。不過,我雖遍讀收於《大藏經》中的歷代禪宗語錄及禪宗史傳,著眼點則不在於增長禪宗知識的見聞,也不在於考察真偽和嫡裔旁傳的禪學等問題,更不在於分析推敲從古人牙縫裡遺漏下來的那些殘滓剩羹所指為何?
我的宗旨,是將正統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透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給有緣的現代大眾。古人用「指月」形容經義祖訓的功能。也有趙州從諗禪師將自己反鎖室內而燒滿屋煙,大喊「救火!救火!」的公案,當時南泉禪師從窗口將鑰匙投入,令趙州自開門戶、自出火窟。
我則常說︰
「我所講的寫的,不過是給人一把鑰匙,教人自尋門戶、自投鎖孔、自開悟門。」我不會嚼食餵嬰,也不會代人吃飯,所以將這次出版的兩本書,取名為《禪鑰》《禪門》
一般人都把禪修的焦點,集中在頓悟成佛、明心見性,往往造成兩種極端︰
1.聰明伶俐、自負自信的人,以為開悟是唾手可得、毫不費力的事,略得一知半解,便以為大悟徹底,實則卻與悟境了不相干。
2.資稟較鈍、思路緩慢的人,便會以為反正開悟無望,也就不想接受禪修的法門了。
我的目的,是將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普遍地推廣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禪法的最終目標,的確是開悟成佛,若不能開悟,只要運用禪法,就對身心的健康與平衡,有大受用。
所以我依據根本佛法的觀點,建議禪修者們,千萬不要急求開悟。古人主張剋期取證,用心良苦,而操之過急,等於揠苗助長,不僅不切實際,也容易使初學者萌生退心。
我經常介紹的禪修觀念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
我到處指導的禪修方法是︰放鬆身心,集中、統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於有無的兩邊。能夠徹底超越,便是大悟徹底
對於今日社會中忙碌不已的人們來說,開悟固然不易,但是若得初嘗禪修的滋味,也就非常實惠。若不能很快地體驗到大悟徹底的無我自在,也不用著急,若能練習好放鬆身心的工夫,可穩定情緒,也可增長一些自知之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了。這兩本書共收三十一篇文章,幾乎每篇都是介紹禪修的觀念和禪修的方法。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是不是已有禪修的基礎認識,及哪一種程度的修行經驗,當你讀完之後,一定會有參考的價值。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初步的著力點,還是要用方法。
這兩本書所收的具體方法,便是五停心、二入四行、禪七開示、平常生活、調身安心等。其餘的內容,無論用什麼字眼來做標示說明,都是貼緊著禪修的立場,向你介紹禪修觀念及禪修方法的活用與實用。這兩本書所收各篇,除了七篇尚未刊出過,其餘均曾發表於《人生》《法鼓》兩種雜誌。刊出之時,僅有兩篇由我直接撰寫,其餘都是幾位僧俗弟子及信眾們,將我演講的錄音帶整理成文。半數已於刊出之前,經我看過、改過,甚至全篇重寫過,另半數由於我的時間不夠,未能仔細修潤。因此這回我從英國禪七返抵紐約,利用一週的課餘空檔,夜以繼日地花了一番手腳,便以《禪鑰》《禪門》的面貌跟讀者相見了。這兩本書能夠順利出版,我要感謝的人很多,除了請我演講的單位、團體、學府,以及為我整理文稿的諸君,均已在各篇的篇末註明,用表謝意,用表紀念。我也要對為本書抄稿、校稿、出版、發行、傳閱的諸善知識,致深深的謝意。
——聖嚴法師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