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不轉相的基本知見

面對煩惱,也要堅持「不踩油門」,可以先練習不對抗、不壓、不跟,讓相續的念頭停下來。

一般人面對不如意的現象,總是試圖把負面情緒轉為正面情緒。

禪,則是不轉現象,直接從現象認得真心。

與人交談,或是對方給我們臉色看,都是自心的東西,不需轉化現象、不必對治嗔心,而要找到那顆能感知的心。

日常生活中練習不轉相,基本上要有三個知見:

 

(1) 後念碰不到前念

每個當下,心中浮出的各種妄想,如很糟糕的念頭、各種不舒服的感受,都是當生當滅。前一念若沒有消失,現在這念不可能生起。

一般人總認為前念還在,想用現前這一念來降伏前念,充其量只是當下產生一個「降伏前念」的念頭而已,根本碰不著前念。

有些人回憶往事,或是逆境當前,會愈想癒氣,甚至一氣好幾天。

這種一直用後念去緣已經消失的前念的習氣,有如高速行駛的車子,必須堅持不踩油門,最後才會慢慢停下來。

面對煩惱,也要堅持「不踩油門」,可以先練習不對抗、不壓、不跟,讓相續的念頭停下來

 

(2) 無我相,非我相

感覺憤怒、不舒服,或生起種種想法,一定要有心的參與或感知。生氣的心和用方法的心是同一顆心,因為「老闆」只有一個。

就如兩個茶杯共用一個杯蓋,蓋了其中一個,另一個茶杯就沒有蓋子。

又如用一枝筆畫這張紙,就不可能同時畫另一張紙。這不是一心不能二用的問題,而是當下做這個,就不能做那個;往左看,就看不到右方;向右看,就看不到左方。

動情緒,或是起了很糟糕的想法,請問情緒和想法裡面有沒有「我」?感受、想法等五蘊現象,生起即消失,真正的我不會消失。

 

(3) 相是真心的妙用

每一念都是圓滿的,當下都是真心的妙用。我常聽到有人說,忙得沒有時間修行,其實念念都是修行的機會。假設一秒鐘可講四個字,一天就可以講三十萬字。

每說一字,就是一次選擇的機會,一天就有三十萬次機會複習業力或是選擇修行,就由自己決定。

 

摘錄自 |《楞嚴禪心》

文 | 釋果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