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建立
三寶無畏王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敬禮諸師長
敬禮地道到究竟,垂訓斯理釋迦王,為攝同分諸有情,略書地道諸建立。
今此宣說世出世間無量功德所依根本,地道建立。先當略說三士道建立。此若專為自利,正求後世世間善趣,所立意樂,是殊勝下士道相。例如:下士身中,通達死沒無常之心,及斷十不善之戒,由依此道能令彼人往生善趣,故名下士道。
若由厭背生死盛事專為自利正求解脫,所立意樂,是中士道相。例如:中士身中通達無常等十六行相之心,由依此道能令彼人住解脫位,故名中士道。
若由大悲自在而轉,為令有情皆成佛故,求正徧知所立意樂,是上士道相。例如:上士身中大悲心增上意樂,由依此道能令彼人往無上菩提,故名上士道。
若是三士所修之意樂,於自身中生中士道,先須於此而修心者,是下中士共道之相。例如:通達死沒無常及惡趣苦之慧。若是上中二士所修之意樂,於自身中生上士道,先須於此而修心者,是上中士共道之相。例如:通達無常等十六行相之心。
彼三士道次第於身生起之理者,謂由思惟暇滿難得義大,復不久住失棄之理而能厭背現法盛事,發生無偽希求後世之心,是於身中生起殊勝下士之道。其後由見生死一切圓滿,皆如火坑,發生無偽欲解脫心,是於身中生起中士之道。其後由見自出生死而得解脫,仍唯滅一分過失,得一分功德,即於自利且未圓滿,其利他事,更屬少分,惟求自利,旁生亦同,為將諸餘有情,安立於畢竟安樂,而發生無偽正求一切種智之意樂,是於身中生起上士之道。
若爾,地道建立云何?
釋此分二:甲一、總標地道建立,甲二、別釋三乘地道建立。今初堅硬為地相,地之作用,謂與動不動一切世間,為生住依故。此是四大種中之地,於三乘道,說名地者,是假名地。如是假立之理,謂由作用相等故。
地之名言總有多種,謂聲聞獨覺菩薩三地;通達人無我之瑜伽地,通達二取空之瑜伽地,通達諦實空之瑜伽地,名三瑜伽地(或譯三觀行地);第一靜慮未到定,第一靜慮勝劣二根本定,後三靜慮,共名六靜慮地;又於六無漏定地上,更加前三無色,名九無漏地;欲界心上加靜慮無色八地,名三界九地;又有小乘八地等故。
能為自果無量功德所依之入道現觀,是地道二種之地相。差別有三,謂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此三說名地者,謂如大地,為草木山林等之所依,此亦為入道無量功德之所依,而作如是說故。此就勝劣分小乘大乘二地。小乘地中分為小乘八地。顯義釋中,說後三向現觀,名聲聞地,而列八地者,是為別立三乘。若就經論總軌,而立小乘八地者,謂見白地、種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舉列如次。聲聞資糧道名見白地,以是初見白淨法之道故;聲聞加行道名種性地,種性無亂從此得故;預流向現觀,名八人地,相果八位初從此得故;預流果現觀,名為見地,以出世道最初現見人無我故;一來果現觀,名為薄地,已斷欲惑三分之二,令微薄故;不還果現觀,名離欲地,於欲煩惱皆離貪故;聲聞阿羅漢現觀,名已辦地,自道所作已辦訖故;獨覺現觀,名獨覺地,是最後有不依師教,具斯功德之智故。獨勝諸有學現觀,亦此中所攝。後三向現觀亦無不攝之過,即攝入三果現觀故。
隨瑜伽行自續中觀師宗,由說聲聞正斷煩惱,獨覺正斷粗分所知障,故於獨覺,不立八向果。論師(獅子賢)亦於聲聞現觀,立小乘前七地,其獨覺地,俱非八向果所攝,立為第八地。唯識師順經部行自續中觀師,及應成中觀宗,於獨覺亦立八種向果,與聲聞獨覺所斷同故。
第二大乘地中,分為十地,至下當說。
開闢往自果菩提之入道現觀,是為道相、解脫道、正智、智、現觀、母、乘,一義異名。此云道者,由能往解脫位,而作是說故。此就自體分別有五,謂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初法現觀,是資糧道相,分別有三,謂三乘資糧道、資糧道、信道、順解脫分、法現觀等,一義異名。此名資糧道者,為得自乘菩提,是最初積集資糧之道,而作是說故;名信地者,謂於信等五境正求善巧之道,而作是說故;名順解脫分者,永斷煩惱障之滅諦,是為解脫,此之一分,斷除分別煩惱障之滅諦,是解脫分,是隨順證彼之道,而作是說故;名法現觀者,法現觀之法,謂十二分教,由緣彼教隨逐總名,正以聞思决擇聲聞義現觀之時,而作是說故。
義現觀,是加行道相,分別有三,謂聲聞加行道等。加行道、順决擇分、决擇支義現觀等,是為一義。此名加行道者,由是自乘見道加行,而作是說故;名順决擇分者,决擇是見道,由能饒益彼分,而作是說故;名决擇支者,由是能証自果見道之支,而作是說故;名義現觀者,由緣經義粗細無我隨一,在修成慧,而作是說故。
諦現觀,是見道相,分別有二,謂聲聞見道等。見道、諦現觀、證見道者、身中之智,皆是一義。此名見道者,由是初證粗細無我隨一之道,而作是說故;名諦現觀者,由是初證聖諦之道,而作是說故。
隨現觀(或譯後現觀),是修道相,分別有三,謂聲聞修道等。修道、隨現觀、修道者智等,皆是一義。此名修道者,由已証無我相續修習,而作是說故;名隨現觀者,隨見道後,是証無我之道,而作是說故。
就永斷煩惱障所安立智,是無學道相。就言說分別有聲聞無學道等三。無學道,永斷煩惱障智(意即煩惱障淨智)、阿羅漢智皆是一義。此名無學道者,由於自乘所作已到究竟,而作是說故。
甲二、別釋三乘地道建立,分五:乙一、聲聞道,乙二、獨覺道,乙三、大乘道。
初中分五:丙一、聲聞資糧道,丙二、加行道,丙三、見道,丙四、修道,丙五、無學道。
初中分四:丁一、行相
未生自果加行道前之聲聞法現觀,是聲聞資糧道相。
丁二、分別
此分上中下三品聲聞資糧道。又分現量、比量、斷知三種,初如彼身中前五神通,二如彼身中依因初達人無我慧,三如彼身中决定人無我義之定智。
丁三、異名
聲聞資糧道、聲聞信地、聲聞順解脫分、聲聞法現觀等,一義異名。訓釋如前例知。
丁四、生起之理
由於相續,發出離心,生起無偽希求聲聞解脫意樂,即是身中發起聲聞資糧之道。界限謂從得聲聞資糧道,乃至未得聲聞加行道。
丙二、聲聞加行道,分四:丁一、行相
未生自果聲聞見道前之聲聞義現觀,是聲聞加行道相。
丁二、分別
此就自性分聲聞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道。就功能分上中下三。就一相續,謂初生之聲聞加行道為下,次生之聲聞加行道為中,後生之聲聞加行道為上。就異相續,利根之加行道為上,中根者為中,鈍根者為下。
丁三、異名
聲聞加行道,聲聞順決擇分,聲聞義現觀等,一義異名。訓釋如前例知。定性聲聞之加行道,是於微細人無我有分別斷知,以是通達微細人無我非量之著心故。有說聲聞資糧、加行二道有顛倒心,不應道理,凡是彼道,即是合義之心故。
丁四、生起之理
聲聞資糧道人正住通達微細人無我奢摩他中,由於微細無我觀擇之力引生身心輕安妙樂,得修所成慧,是名證得聲聞加行道。界限謂從圓滿聲聞資糧道已,乃至未得聲聞見道。
丙三、聲聞見道,分四:丁一、行相
未生自果聲聞修道前之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相。
丁二、分別
此就自性分三,謂聲聞見道根本智、聲聞見道後得智、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
專住人無我境之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根本智相。此復分三,謂聲聞見道無間道、見道解脫道、俱非彼二之聲聞見道根本智。
真能對治分別煩惱障之聲聞諦現觀,是聲聞見道無間道相。此中分別有聲聞見道八忍。此等相同,以聲聞見道無間道,俱是彼八忍故,既是四法忍亦是四類忍故,即是前四以是現證四聖諦境人無我之聲聞見道無間道故,亦是後四以是現證四法忍心人無我之聲聞見道無間道故。
已斷分別煩惱障解脫道性聲聞之諦現觀,是聲聞見道解脫道相。此中分別有聲聞見道八智。此等相同,以聲聞見道解脫道俱是彼八智故,既是四法智亦是四類智故,即是前四以是現證四聖諦境人無我之聲聞見道解脫道故,亦是後四以是現證四法智心人無我之聲聞見道解脫道故。
俱非彼二(無間道、解脫道)之聲聞見道根本智者,如專住空性之聲聞見道根本智專住二取空之聲聞見道根本智。
專住人無我之聲聞見道根本智,見道忍智十六剎那,兩次而生。(此是大乘義與俱舍不同。)八忍同時生,八智同時生故。聲聞見道之無間道與解脫道生起時量,各有所作圓滿最短之一剎那,以下諸道亦如是知。
若有聲聞見道俱非聲聞見道之無間道與解脫道,而是解脫道圓滿所引之聲聞諦現觀,是為聲聞見道後得智相。有師云後得智唯是分別,自宗俱許有分別無分別之二。
俱非彼二(根本智、後得智)之聲聞見道者,如住聲聞見道無間道及住聲聞見道解脫道之身中四無量心、求解脫心,及住聲聞見道後得智之身中,現空性智、證二取空智等。
丁三、異名
聲聞見道、聲聞諦現觀、聲聞見道之智等,皆是一義,訓釋如前。
丁四、生起之理
聲聞見道無間道與解脫道,同一定生,從定起已,生聲聞見道後得智,其後生第三類之根本智。(此說第十六心仍是見道,與《俱舍》不同。)
丙四、聲聞修道,分四:丁一、行相
聲聞之隨現觀,是聲聞修道相。
丁二、分別
此中分三,謂根本智、後得智、俱非彼二之聲聞修道。
專住無我境之聲聞隨現觀,是聲聞修道根本智相。此復分三,謂聲聞修道無間道、解脫道、俱非彼二之聲聞修道根本智。
真對治自所應斷修斷煩惱障之聲聞隨現觀,是聲聞修道無間道相,此分九品,謂聲聞修道下下品乃至上上品。
由無間道斷自應斷煩惱障修所斷已引發之解脫道聲聞隨現觀,是聲聞修道解脫道相。此分二類,謂依漸斷增上,與頓斷增上。初者,謂欲地所攝修斷九品煩惱,如是第一靜慮乃至有頂地所攝,一一地中各有修斷九品煩惱,修斷煩惱共有八十一品;如彼次第,真能對治共有八十一品修道無間道,漸斷彼已,有八十品修道解脫道;其上更有自乘無學道,攝一解脫道,共有八十一品解脫道。(總謂八十一品解脫道中,前八十品是修道攝,最後一品是無學道。)依頓斷增上者,謂三界九地修所斷上上九品煩惱,其能頓斷,謂下下品修道無間道,乃至九地修所斷下下九品煩惱,其能頓斷,謂上上品修道無間道,共有九品修道無間道,永斷彼等修所斷,共有九品解脫道。(前八品是修道,第九品是無學道。)
丁三、異名
聲聞修道,聲聞隨現觀,聲聞修道者之智等,一義異名。
丁四、生起之理
聲聞見道人,已證人無我,次修習為依而得上上品煩惱障之真對治,即是彼身中生起聲聞修道。
丙五、聲聞無學道,分四:丁一、行相
聲聞道之究竟現觀,是聲聞無學道相。
丁二、分別
此中分二,謂頓斷所斷阿羅漢智、漸斷所斷阿羅漢智。就根分二,謂利根聲聞阿羅漢智、鈍根聲聞阿羅漢智。
丁三、異名
聲聞無學道、聲聞究竟道、聲聞阿羅漢智等,一義異名。
丁四、生起之理
由聲聞修道金剛喻定,令煩惱障成無生法,第二剎那證得永盡煩惱障之解脫道,即是現證聲聞無學道也。
乙二、獨覺道,分四:丙一、行相
開闢往獨覺解脫之獨覺現觀,是獨覺道相。
丙二、分別
此分獨覺資糧、加行、見、修、無學五道。
丙三、異名
獨覺地、獨覺道、獨覺乘、獨覺智等,一義異名。
丙四、分釋別義,分五:丁一、獨覺資糧道,分四
初、行相。未生自果獨覺加行道前之獨覺法現觀,是獨覺資糧道相。
二、分別。此分獨覺上中下三資糧道。
三、異名。獨覺資糧道、獨覺順解脫分、獨覺法現觀等,一義異名。
四、生起之理。生起無偽正求獨覺菩提之心,是於身中生起獨覺資糧道。
丁二、獨覺加行道,分四
初、行相。自因資糧道圓滿後所生,未生自果獨覺見道前之獨覺義現觀,是獨覺加行道相。
二、分別。此分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前三加行道,各分上中下三,然聲聞獨覺之世第一法,不分上中下三,以彼唯有所作圓滿最短之一剎那量故。
三、異名。獨覺加行道、獨覺順决擇分、獨覺决擇支、獨覺義現觀等,一義異名。
四、生起之理。獨覺資糧道時,雖得緣外境空之奢摩他而無毘鉢舍那,若時證得緣彼毘鉢舍那即得獨覺加行道煖位。
丁三、獨覺見道,分四
初、行相。自因獨覺加行道圓滿後所生,未生自果獨覺修道前之獨覺諦現觀,是獨覺見道相。
二、分別。此中分三,謂獨覺見道根本智、後得智、俱非彼二之獨覺見道。初中又分無間道、解脫道之二。
三、異名。獨覺見道,獨覺諦現觀,獨覺見道者之智等,一義異名。
餘義例前應知。
瑜伽行中觀自續師,說獨覺無間解脫二道俱是二取空行相,餘宗則說是微細人無我行相。
丁四、獨覺修道,分三
初、行相。自因獨覺見道圓滿後所生,未生自果獨覺無學道前之獨覺隨現觀,是獨覺修道相。
二、分別。此中分二,謂獨覺修道根本智與後得智;初分九品修道,謂有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故。
三、異名。獨覺修道、獨覺隨現觀、獨覺修道者之智等,一義異名。
丁五、獨覺無學道
盡斷執有所取外境分別之獨覺智,是獨覺無學道相。分別有二,謂麟喻為先之獨覺無學道,與部行為先之獨覺無學道。餘義例前應知。
乙三、大乘道,分二:丙一、總明五道、丙二、別釋十地建立。
初中分五:丁一、行相
能趣大乘菩提,或已起大乘菩提隨一所攝之大乘智,是大乘道相,開闢能住大乘解脫之菩薩現觀,是菩薩道相。菩薩加行、圓滿加行、大乘修行、擐甲修行、菩薩正智、菩薩現觀等,一義異名。
丁二、分別
此中分五,謂大乘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丁三、異名
大乘道、大乘現觀、大乘智等,一義異名。
丁四、訓釋
例前應知。又大乘道具七種大,如《莊嚴經論》云:「所緣廣大性,如是二修行,智及發精進,并方便善巧,正所辦廣大,最大佛事業,成就此大義,故定名大乘。」
丁五、分釋別義,分二:戊一、釋異生道、戊二、釋聖道。今初
勝解行地所攝之菩薩智,是異生菩薩道相,此分菩薩資糧道、加行道二。
初中有四,
初、行相。大乘法現觀,是大乘資糧道相。
二、分別。有下中上三。
三、異名。大乘順解脫分、大乘資糧道、大乘法現觀等,一義異名。訓釋例前應知。
四、生起之理。最初生起大乘發心,與入大乘資糧道同時,以為利他,發起無偽希求無上菩提之心,即便立為入大乘資糧道故。
第二大乘加行道有四,
初、行相。菩薩義現觀,是大乘加行道相。
二、分別。有四,謂煖,頂,忍,世第一法,各有上中下三品,共十二品。
三、異名。大乘加行道、大乘順决擇分、大乘决擇支、大乘義現觀等,一義異名。
四、生起之理。若非劣道為先,依直往大乘决定種性增上,則初得緣空性之毘鉢舍那,與入大乘加行道同時;若先入劣道(即行跡菩薩),則以初得能伏所取分別煩惱現行之殊勝功能,與入大乘加行道同時。
煖等四加行道之差別者,謂見道無分別智,是如火之道,將生彼道之前相,先起如煖之道,而名煖加行道;加行道煖位以下,容因瞋等增上而壤善根,從得加行道頂位,則無彼增上而壤善根,已至善根搖動之頂,故名頂加行道;於此而得壤善根之涅槃故,於甚深法空性初得無畏之忍,故名忍加行道;從得此已,不由惑業增上而生惡趣,故得惡趣之涅槃,世間善法最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加行道。又於法性,初得影像光明三摩地,名大乘煖加行道;次於法性,初得影像明增三摩地,名大乘頂加行道;次於法性,得最明了影像,初得一分真實三摩地,名大乘忍加行道;速疾當生無間道定,初得無間三摩地,名大乘世第一法加行道。有說:於法性,初得光明名煖,彼增忍等,名頂、忍等,不應道理,以决定種性大乘加行道煖等四位,皆是分別,故於自境必不明了。其明了心定是無分別故,《釋量論》云:「彼明了諸心,許為無分別。」
戊二、釋聖道,分三:己一、大乘見道分四
初、行相。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相。
二、分別。此中分三,謂是道根本智,後得智,俱非彼二之見道。見道根本智中,復分為三,謂無間道、解脫道、俱非彼二之根本智。
真能對治自所應斷分別實執之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無間道相。此分八忍,彼與大乘見道無間道義同。
永斷分別所知障所顯之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解脫道相。此分八智,與彼大乘見道解脫道義同。
俱非彼二之見道根本智者,如專住人無我之大乘見道,及專住二取空之大乘見道,并大乘見道後得智後,仍專住空性,見道所攝之初地智。
大乘見道解脫道起後之智,復是彼身中之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後得智相。彼與大乘見道後得智義同。
總之,根本定有二,謂世間根本定,如靜慮無色等,二出世根本定,如無分別慧。後得亦有二,如起靜慮之欲界心,是世間後得,二如由出世道根本定力所引與彼所緣行相隨順通達實空如幻之心,是根本定所攝之後得。今此大乘見道後得智是根本定所攝之後得,若忘失根本定所緣時之散意識,是散後得。在有學位,根本、後得雖屬相違,然在佛地,根本、後得許為一體。俱非根本後得之大乘見道,如大乘見道無間道者身中世俗發心,及通達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慧。
三、異名。大乘見道身中之智、大乘諦現觀、大乘見道等,一義異名。
四、生起之理。謂專住法性之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智,與大乘見道無間道、大乘見道解脫道同一定而生,其後乃生大乘見道後得智。
見道無間斷除所斷之理,謂大乘加行道人身中將生大乘見道無間道,與彼親所應斷分別所知障將滅同時,若彼身中,正生八忍體性之見道無間道,與彼親所應斷畢竟滅盡同時,爾時彼加行道即轉成見道,譬如驅賊出門也。爾時雖得遠離見惑之非擇滅,然未得擇滅,其第二剎那生起八智體性見道解脫道時,乃得永斷見惑之擇滅,如賊出門而閉戶也。
己二、大乘修道,分四
初、行相。大乘之隨現觀,是大乘修道相。
二、分別。有大乘修道根本智等三。專住三種無我隨一之境,復是彼身中現行之大乘隨現觀,是大乘修道根本智相。此分大乘修道無間道等三。
真能對治自所應斷俱生實執之大乘隨現觀,是大乘修道無間道相。此分下等四品,中等三品,上等四品,共十一品,以彼所斷修惑分別中,俱生煩惱障、俱生所知障,各分十一品而斷除故。
真能對治自所應斷俱生實執上上品之大乘修道無間道,是大乘修道無間道下下品相。此分初地修道無間道與二地修道無間道之二。
解脫自因無間道所應斷俱生實執之大乘隨現觀,是大乘修道解脫道相,此分九品。
三、異名。大乘修道、大乘隨現觀,一義異名。
四、生起之理。見道菩薩身中,初生真能對治自所應斷俱生實執之無間道時,即由見道轉入修道。
大乘修道無間道斷除所斷之理。若依定性大乘增上,上上品修斷煩惱,與上上品修斷所知障,俱分粗微二品。如是下下品,每分為二。其修所斷分十一品,以十一品修道無間道而斷除,以初地修道無間道,頓斷三界九地上上品中粗九品修所斷煩惱;二地修道無間道,頓斷三界九地上上品中細九品修所斷煩惱;如是三地修道無間道,乃至九地修道無間道,如其次第頓斷九地上中九品,乃至下中九品修所斷;十地前心修道無間道頓斷九地下下品中粗九品修所斷;十地後心修道無間道頓斷九地下下品中細九品修所斷故。若依先證阿羅漢增上,則無煩惱可斷,唯分十一品所知障而斷除。由是當知,菩薩修道無間道上上品,與等覺無間道菩薩修道金剛喻定,皆是一義。
己三、大乘無學道,分四
初、行相。盡斷二障之究竟智,是大乘無學道相。
二、分別。此分如所有智,與盡所有智之二,此中復分大圓鏡智等五。
三、異名。一切種智、大乘無學道、智法身等,一義異名。
四、生起之理。住等覺無間道之菩薩,是修道人於彼無間道時,其生第一剎那一切種智之無碍因功能圓滿具有二十一類無漏智之功能種性,彼無間道於法性上離二取相,彼智現見及彼所定俱無少分世俗境界。其第二剎那不動彼定,就見如所有智前,雖無世俗,然就彼現見前,則現見一切盡所有性如觀掌中菴摩羅果。即一剎那智,俱是如所有智與盡所有智。其得初剎那一切種智,與盡斷所知障、證得佛位、得永斷二障之解脫道,皆悉同時。
略說三乘正修之差別。在應成派,說真空性即三乘道正所修事,以說三乘之見道無間道與見道解脫道,俱是專住微細人無我與微細法無我之根本智故。以破補特伽羅實有即微細人無我,破蘊等法實有即微細法無我故。在自續派與唯識宗,則說三乘所修不同。如瑜伽行中觀自續派說,細微法無我是菩薩道正所修事,能所取空粗法無我是獨覺道正所修事,補特伽羅由自立體空之細微人無我是聲聞道正所修事。其正所斷,亦說所知障,粗法我執、細微人我執,如其次第立為菩薩、獨覺、聲聞之正所斷事。順經部行與唯識宗,則說聲聞獨覺智慧正德與正所斷,大概相同。大小乘之差別等,如餘處當知。
丙二、別釋十地建立,分三:丁一、菩薩聖地相
證空性慧與大悲所攝之菩薩聖智,是菩薩聖地相。
丁二、分別
此分十地,謂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菩薩聖地分為十地之理,謂彼十地通達境界,證得功德,皆有不同。遣除所斷,修行功能,由彼後後超勝前前,而立為十故。又彼十地數亦决定,十種徧淨數决定故。分為十地所為義者,為不許大乘有十地建立之分別,以小乘八地為喻,而於大乘分十地故。
丁三、分釋別義,分三:戊一、訓釋,戊二、斷除所斷之特法,戊三、功德增上之特法。
初又分二:己一、地總訓釋,己二,地別訓釋。今初
地之梵語,為補彌,若加字訓釋,謂與無量所化有情作離二障怖畏之所依,及能增長無量功德,故名為地。
己二、地別訓釋
初地名極歡喜者,由見初地近大菩提,能利有情,發勝歡喜,而作是說故。
二地名離垢者,由得二地永離犯戒及小乘作意垢,而作是說故。
三地名發光地者,由得三地不顧身命勤求教法,以法光明滿足所化,而作是說故。
四地名燄慧者,由四地中宣說順菩提分法,發智慧光,猶如火燄焚燒二障,而作是說故。
五地名難勝者,謂成熟有情及作彼時所化邪行,極難堪忍。四地以下具慧菩薩難行彼事,五地能行,而作是說故。
六地名現前者,由順修緣起現前厭背生死,逆修緣起現前趣向涅槃,而作是說故。
七地名遠行者,由久修聖道為依,究竟有相有功用道隣接,唯一淨道,而作是說故。
八地名不動者,由八地中不為有相之想,及無相有功用想所動,而作是說故。
九地名善慧者,由得無碍辯慧之忍,而作是說故。
十地名法雲者,猶如虛空布雲降雨滋長世間所有稼穡,十地菩薩智如虛空徧布陀羅尼三摩地等法雲,而降法雨圓滿滋長所化身中妙善稼穡,而作是說故。
戊二、斷除所斷之特法
於見道時,斷除見斷煩惱一百十二,見斷所知障一百零八。修道所攝初地乃至十地,斷除十六俱生煩惱障,一百零八俱生所知障種故。
一百十二分別煩惱障者,謂欲地所攝苦諦見斷煩惱十、集諦見斷煩惱十、滅諦見斷煩惱十、道諦見斷煩惱十,共有四十故。於一一諦,有緣諦之五見及五非見,共四十故。其上更加色無色地所攝,緣四諦之十煩惱中唯除瞋恚,色地所攝有三十六、無色地攝有三十六,共有七十二故。
一百零八分別所知障者,謂欲地所攝所知障三十六,色無色二地所攝分別所知障,各有三十六故。初因成立,以欲地所攝見斷所知障有流轉所取九分別,還滅所取九分別,執實有九分別,執假有九分別故。上二亦當例知。
十六俱生煩惱障者,欲地所攝有六,謂貪、瞋、慢、染、污、無明、薩迦耶見及邊執見,上二界地攝唯除瞋恚,各有餘五,共十六故。
一百零八俱生所知障者,謂三界地攝俱生所知障,各有三十六故。
戊三、功德增上之特法,分七:己一、波羅蜜多增上差別
初地獲得佈施波羅蜜多增上,乃至十地獲得智波羅蜜多增上。
己二、功德數量增長差別(此數量須校《十地經》改正)
初地後得智時,一剎那中能見百佛,得知百佛加持,能往百佛剎、能照了百佛剎、能震動異類百佛剎、能住百刼、能於過去未來百刼正智見轉;能入異類百三摩地、能辨異類百種法門、能正成熟一百有情、能變百身,於一一身有百菩薩眷屬圍繞……如是十二種功德,二地有千,三地有十萬,四地有百億,五地有千億,六地有百千億,七地有百千那由他億,八地有佛剎極微塵數,九地有百萬佛剎極微塵數,十地有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極微塵數,十二類功德。
己三、受異熟生之差別
初地菩薩受贍部洲轉輪王生,二地菩薩受四洲王,三地菩薩受忉利王,四地菩薩受夜摩王,五地菩薩受覩史王,六地菩薩受化樂王,七地菩薩受他化自在王,八地菩薩受小千主大梵王生,九地菩薩受中千主大梵王生,十地菩薩受色究竟大梵王生,此等皆依多分而言,非定如是。
己四、三學及果增上差別
初地菩薩由證法性得行三學功德,二地菩薩得增上戒學,三地菩薩得增上定學,四五六地菩薩得增上慧學,其餘四地亦得三學殊勝功德。
己五、後得引生定智之差別
十地從證法性根本定起,後得智時於緣起無實如幻引生定智有十不同,謂初地菩薩,通達唯遮法我所顯法性,普徧一切自他,故證徧行法性(即徧行真如)。
二地菩薩,通達證法性之大乘道,勝出小乘道,故證最勝義法性。
三地菩薩,了知聽聞教法是證法界等流之因,故證等流義法性。
四地菩薩,由無愛著教法之慢,故證無執持義法性。
五地菩薩,由知自他一切,無自立實體補特伽羅,故證無異體法性。
六地菩薩,通達染淨非無因生、非邪因生,故證染淨無異義法性。
七地菩薩,由知法性無契經等法相,故證無異義法性。
八地菩薩,通達染淨無增減義,及無分別智淨佛國土自在義所依法性。
九地菩薩,由得四無碍辯,故証智自在義所依法性。
十地菩薩,由得事業與佛平等,故證業自在所依法性。
己六、徧淨之差別
初地有十徧淨,二地有八,三地有五,四地五地各有十,六地有十二,七地有二十,八地有八,九地有十二徧淨。(廣如《大般若經》及《現觀莊嚴論》說)
己七、將得地相之差別(如札迦大師所造《地道建立》廣說)
將得十地之時,各有不同之夢相。有作是念:得煖頂已,尚無睡眠等五蓋,得十地時云何有夢耶?藏師有云:內心忽現彼相,猶如夢境。有智者云:真實睡眠,是由現前錯亂因緣所染污識,淨地中無。皆不應理,於彼雖無染污睡眠而有清淨睡眠故。《現觀莊嚴論除意暗釋》云:「睡眠有二,雖無大種收攝不自在之隨煩惱睡眠,然為加持滋養身體善隨行眠,淨地亦有,故無過失。」《金鬘釋》云:「睡眠有二,謂心於境不自在轉染污睡眠,與滋養身善隨行眠,前無後有,故無過失。」此答順理。
從下諸地轉入上地之理,謂下下地轉入上上地時,是由等至轉入等至,從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轉入初地,乃至等覺無間道轉入第一剎那一切種智,皆如上故。
依三解脫道為梯,往三菩提微妙宮,遠離臆造審觀察,如大車教而明立。
善施盡空諸有情,擐大乘甲持慧劍,盡降無餘諸魔軍,安住三身摩尼座。
地道建立終
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十四日譯在西藏拉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