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恒修教授(四種)
札迦大師說
民國苾蒭釋法尊譯
菩提道次恆常修法
敬禮曼殊室利菩薩
我等欲以修菩提心為主要者,有慈氏菩薩傳無著菩薩修菩提心法,及曼殊菩薩傳靜天菩薩修菩提心之二派。慈氏菩薩所傳由七重因果門修法中,初修知母者,謂諸有情無一可云未為父母,故應修云,如我生生無有始際,如是一一有情為作慈母亦皆無量。二修念恩者,謂應修云,如我現世父母恩育,如是一切諸有情類為父母時悉皆大恩。三修報恩者,謂應修云,此諸有情昔唯於我廣作恩,我於此等未曾恩酬,今於現法應正報恩。四修可意慈者,我等今者將諸有情分為二品,謂諸可意及不可意,然諸有情悉是父母,更有何理而非可意,由諸有情悉父母故,隨其所見一一有情,應修悅意起是念云,此皆父母皆是恩者。五於有情所修悲愍者,謂應修云,此諸有情墮則墮於生死海中,受則無間受三苦惱,實可悲愍,更修悲云,為此一切有情利故,唯願獲得無上珍寶佛勝道已,速令解脫生死流轉。六修增上意樂者,謂應修云,一切慈母諸有情類,匱乏安樂苦惱逼切,願此一切諸有情類悉具安樂,離眾苦惱及苦惱因,斯唯應我獨一負荷,故我願將此諸有情,獲樂離苦安立佛地。七修菩提心者,謂應念云我自今日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我速得等正覺位,如是名修願菩提心,我從今日為利一切諸有情故,唯願速得勝菩提道,是為修習行菩提心。
曼殊菩薩傳靜天菩薩由自他換門修菩提心中,初修自他平等者,謂應修云,自他有情欣樂厭苦一切所同,猶有何緣分別親疏。妄起貪瞋。次修自他換者,謂於先時愛自棄他,今後應修愛他棄自,令彼二心執位換易,其後應如前所說願行二心。
由儀軌受願行心者,諸佛及菩薩唯願憶念我,如昔諸善逝發大菩提心,於菩提學處如次而安住,我為利有情亦發菩提心,於菩薩學處如次當修學,三念完時應起獲得菩薩律儀勝解,次生喜云:「我今有果利,善獲得人身,今生佛家中,復得為佛子,我今應勵力,作順種族業,無穢淨種中,應順無濁行。」
菩提道次第恆修補足
敬禮曼殊室利童子
茲已摘出修學珍寶菩提心法,今應略書彼補足中淨治下中士夫覺慧。如宗喀巴大師云:「暇滿難得壽無暇,意修能息現法境。」應如是修我等有暇珍寶依止,此唯長時集福所致,非以僥倖而能得此勝身依止。此暇滿因,須以斷除十種不善淨戒為基,復須施等以為助伴,無垢淨願結合其間,然今我等豈能修此少分因耶?又應修念:「今若徒失此暇滿身,如此之身後則難得,如是修習能息貪著現法境界,乃至於此現法富樂、衣食豐足等,未見無利未息耽著,恆應修習。」又應修云:「我今壽命短促無暇,不能久住速至死際。」大師又云:「業果無欺生死苦,數思能息後世境。」謂應修云:「我等除此諸惡業未作餘業,其業異熟亦唯成熟於自己身,非於他身其果可熟,由諸業果無欺誑故,彼果至時,何能堪忍,如是非僅業果無欺,即凡任墮生死中者,悉為三苦無間逼惱。」若思及此,豈能不生極大怖畏,猶如生存擲諸火坑,此上是修下中士夫覺心方便。
如是乃至於自相續生死耽著未息以來,應於多門思惟修習,若能乃至於此生死耽著止息晝夜時中,唯求解脫心未生來恆修習者,若時起心唯欲解脫生死苦惱,爾時乃是出離心生。彼出離心若無清淨發心攝受,仍非能得無上佛因,如云:「若無清淨發心持,彼出離心終不成,無上菩提樂因故,智者應發菩提心。」如是出離及菩提心並正見三,讚為三種最殊勝道,故於生死先應策心厭捨出離,次應從此出離生死勝意樂中,極為引發勝菩提心,一切道身悉攝於此,故應於此善修覺慧。
由於無始來極串習故,現在自心任運於此五種取蘊計我心生,彼即無謬我見行相,彼計自體五取蘊法為自我者。若彼五蘊實是我者,如蘊有五,我亦應成異體五我,不應正理。又我唯一,如是五蘊亦應成一,不符正理。若謂有一離蘊我者,應將諸蘊一一除遣,除蘊之餘,應有所示,謂此是我,彼亦無故,不應正理。宗喀巴大師說於此中應以四種要義觀察最為切要。謂我等乃至極重睡眠一切時位,心中恆堅執我而住,此即生死根本薩迦耶見,是為初要所破决定義,然所破我與五聚似和雜有,非離蘊外別有我現。
第二切要周徧决定要義者,謂觀此我與所設依止五種蘊聚,為一為異,更無所餘第三可得,是名周徧要義。
第三離諦實一决定要者,謂我與蘊若是一者,如蘊有五,隨於一人應有五我,便成過失。又應如我唯一無長,如是五蘊亦應成一,仍是過失。
第四離諦實異决定要者,謂若異者,除諸蘊後應有獨我。
第二抉擇修學法無我義有二,謂抉擇修有為無性,及抉擇修無為無性。初中有三,謂色、心及不相應行。初譬如身,謂非唯於骨肉等事五支和合假身體上,以分別心而強設施,定覺有一自性,實身於我等心顯現莫止,是為所破顯現道理。若如是身於骨肉粗事五支和合上有,則應與此骨肉粗事五支假體,或一或異。若謂一者,此骨肉等粗事五支和雜之身,由自父母不淨成故,則識最初所託所依二滴不淨,亦應成就骨肉等事粗重五支和雜之身,如支有五,身亦應成五支和五。若謂異者,應除頭等一一支後,餘有可見,實身為此,然如是身實非有故,應作是念,如所執身畢竟是無,引起定知將護修習。
第二譬如今日之識,謂若非唯於今日中午前午後二識之上,由分別心假設建立,定執有一自性真實今日識者,則與今日午前午後二識相望,或一或異,若謂一者,則於今日午前識上,應有今日午後識住。若謂異者,則將今日午前午後二識除已,應另餘有今日識在,而實不爾,故如是識畢竟非有,引起定知如前修習。
第三以時一年為例,謂非唯於年設所依十二月上分別假立,執有自性年可得者,與十二月或一或異,若謂一者,月有十二,如是年亦應成十二。若謂異者,十二月分一一除後,應有實年亦云即此,彼非有故,如是實年畢竟為無,如前引起定知修習。
第二抉擇修習無為無性者,譬如虛空,方隅虛空有多分故,應與彼分,若異若一,如前觀察,引起定知修習無實。
總之,若我若蘊山城宅舍生死涅槃一切諸法,下至無有極微塵許非分別設實自性法,於此定知專一修習,住等引時皆如虛空,後得一切境界顯現任運,而知悉無實性,唯依因緣和合而起其性虛偽,是名後得如幻瑜伽。
由善修習二種瑜伽為所依止,以觀察力引發身心二種輕安,即以輕安之所攝持三摩呬多,建立名為行相圓滿毘鉢舍那。
况得修此第一道,如同大師所教誨,聞名亦慶具善根,我等乃至壽未沒,唯應專一善修此。
修止記錄至極須要
敬禮恩師妙吉祥菩薩
如云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必須由依能滅五過八對治行門中修習。於三摩地起方便時,懈怠是過,彼有四事能為對治,謂見定德所起信心,及於正定希求欲心,於三摩地勤修精進,及勤勇果所有輕安。
正精進修三摩地時,忘記聖言是其過失,念能治彼,其念亦非僅不忘記正所緣事,必須令心於所緣事專一緣慮,并與最極明利定知策勵隨行。平等安住三摩地時,沉掉二法是彼過患,正知治彼,謂由正知善察沈掉為生未生,上慧行者,沉掉初起能知能斷。中慧行者,起已無間。劣慧行者,亦須沉掉生已未久,能知能斷。
若爾惛昧與沉掉二差別云何?答:於所緣事,極不明了身心重墜為行相者是名為惛。若心黑暗,及於所緣心雖不散,然無澄分及明顯相,念力羸劣是粗分沉。若時雖有澄明二分,然於所緣決定印知,策力稍緩是微細沉。能治此者,謂思三寶真實功德,思惟作意諸光明相,及將風心與虛空合諸教授等。
若心於所緣事,不能安住無動亂相,稍流蕩者是微細沉。對治此者,依念知極苦修習。若依念知,猶不能住流趣愛境者是粗掉舉。能治此者,應修無常,三惡趣苦及生死苦,并修猛利斷掉方便諸教授等。
沉掉起時不作行者,是為過失。能治此者,謂於現掉生已無間,正了知已修能斷行。又若彼心,於所緣事,極為勵力知明利者,明分雖有,然掉舉增盛,住分難得,若不勵力極緩慢者,雖有住分,然沉勢增加,明分難得,是故自測其心。若覺自心高量齊此掉舉生者,則稍緩住,若覺住此有沉起者,則應稍舉令適中住。此二中間,先從掉舉攝錄其心尋求住分,住分起時謹防沉沒,令心明利,明分出生。
於此二分,輪次將護,以此成辦,無過等持。不應保信,無決定知,明利明分,僅有少許澄淨之心。如是細分沉掉皆滅,心於等持相續轉時,作行是過。治此過者,謂不作行沉掉對治,緩住於捨,(五過八行,辨中邊論,修四神足時廣說。)由如是理義修習故,漸次能得九種住心,亦當成就身心輕安正奢摩他。願依堅固止,住毘鉢舍那,盡拔諸煩惱,所知障過失。
恆常相續修止記錄極不宜離
敬禮三恩本師曼殊室利菩薩
寂止所緣雖有多種,緣能仁像修尤為重要,謂於顯教能隨念佛,於密乘中,隨順修習本尊瑜珈,故義極重。
以六力門能生無過九種住心,四種作意勝三摩地。彼修法者,謂六力中初以聞力,能成九種住心中初正在心,此是最初隨其所聞正教授義,內攝其心令善安住,於此時中,有內心現能識分別,謂內自覺分別繁多,如陡坂上極瀑流水。
二由思力,能成第二相續住心,謂前初心安住所緣,所有相續今數思惟將護修習,此亦令彼流轉稍能連屬門中,將護相續,爾時內覺諸妄分別暫有止息,謂內自覺所有分別,時起時沒,如峽澗水。此二住心,三摩地少沉掉眾多,心於所緣,須極策勵方能攀緣,故是四種作意之中,最初勵力運轉時位。
三由念力能成二心,謂三安住及四近住。如其次第,心從所緣若時流散,速疾憶念先所緣境,仍於所緣安置令住。又於最初發起念力决不令其散失所緣,并將內心從寬緩性漸漸收攝,令住微細高上境性。安住心時,於諸分別起疲勞想,謂內自覺,所有分別如山岔處,所有池水無逆緣擾,似能安住,若遇違緣仍不安止。
第四由其正知力故能成二心,謂五調伏及六寂靜。如其次第,先由正知了知,流散於分別相及隨惑相所有過患,制令不流於三摩地,令發欣喜而調伏之。又以正知了知散亂所有過患,於三摩地息滅不喜,令心寂靜。
第五由其精進力故能成二心,謂七住心最極寂靜,及第八心專一所緣。如其次第,下至微細分別隨惑,亦勤功用斷而不受,令極寂靜,又以是力,令沉掉等於三摩地無能障難,成就無間相續等持。從三住心乃至第七,此五雖能多分安住,然為沉掉數數間缺,是為第二有間運轉作意之位。第八住心時,內心自覺分別作行,謂諸分別如大海浪,隨分別起,略依念治任運寂滅,無諸形跡。爾時雖須恆依功用,然諸沉掉無力障難,能常時修是為第三作意之位,謂無間缺運轉作意。
第六由其串習力故,能成第九等住住心,謂不復須恆時依止念知功用,已起正定,任運轉趣所緣境故,爾時沉掉不能障難,復不恆常依功用故,是為第四無有功用任運運轉作意之位。
如是第九住心,是為欲界心一境性隨奢摩他,若爾真奢摩他齊何量耶?謂由獲得身心輕安位,莊嚴經論云:「修彼不作行,次得彼身心,廣大輕安已,有作意應知。」言作意者即奢摩他。
若爾輕安其相云何?如集論云:「安者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調暢為體,除遣一切障礙為業。」言粗重者,謂自身心於諸善事,如其所欲無有堪能。若時得能治彼輕安,止息身心無堪能性,轉成至極調暢隨行。
又彼身心圓滿堪能,初得定時,已生細分,次漸增盛,轉成輕安,及專一境真奢摩他。又彼眾相圓滿易知輕安將生,所有前相,謂覺頂上似重相起,然非苦相,彼起無間,離心粗重,能治粗重,心輕安生。次由依彼輕安生力,有能引發身輕安風於身中轉,若彼風轉充徧全體,時身粗重悉皆遠離,能治身重,身輕安生。次由彼力,引發身體廣大安樂,由彼樂力,復能引發慰意適悅心內輕安。次復引生勝身輕安,心中亦起最極殊勝歡喜踴躍。自此之後,先發輕安,勢力漸緩,然非輕安息滅退失,謂初起觸躁動內心,粗觸退已,有不動亂,微妙輕安,隨順定轉,如影隨身。心中喜躍亦漸退沒,心於所緣,依止安住,遠離躍動不寂靜相,是為獲得真奢摩他。此奢摩他,是初靜慮近分所攝,是為獲得等引地中少分作意。外道諸仙,由世間道,乃至遠離無所有處,以下諸貪及神通等,皆須依止奢摩他修。內道由以真出離心及菩提心勢力任持修習無我,證得解脫及徧智地,亦須依此奢摩他修,故此寂止是內外道二所共同。
菩提道次恆修教授終
民國十九年腊月五夜譯於川邊甘孜札迦山林避囂茅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