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明州岳林寺志 第二卷

明州岳林寺志卷二
澹雪居士.顧岱(止菴)鑒定
奉川後學.戴明琮(璧城)纂輯
名勝
三山
岳林主峰也。脉自南來,入廣平湖,過峽為三山。高丈許,松篁掩映,花鳥爭香。
龍溪
自鎮亭發源,由惠政橋至寺前,循栗樹塘,抵金鐘墪。屈曲環抱,夾岸蘆花,遊人競渡。
廣平湖
唐奉化令宋嗣宗係文景公璟之曾孫,卜居邑東斗門。不忘其祖,故名湖曰廣平。在三山左。元至元間,取資國堰水入湖,溉田二千餘畝。延祐庚申,知州事馬公浚之。至正中,郡侯李公復開利甚溥。宋榮詩云:「相業何人補?湖光自古流。」
龍眼池
在天王殿前。左右二池,周圍三丈許。相傳謂之龍眼,大旱不竭。真宗禪師詩曰:「欲知慈氏靈湫遠,龍眼雙池萬古明。」
封山
脈自大雷來,逶迤而至日嶺。側起一峰,遞轉為數峰。嶄然突起,曰青錦山,又名蓮華巖。左開一面,體勢雄壯,曰封山。茂竹蒼松,蔚然深秀。中建佛塔亭,布袋和尚真身隱此,有鉢盂古迹存焉。
淨土池
在天王殿右,廣可丈許。芙容繞岸,綠樹埀陰。
長汀渡
距寺五里。水出龍溪,潮通北渡。布袋老人曾浴此,與羣兒嬉。長汀子所由名也。
金沙灘
即寺前左首。灘湧石沙,色如金。廣數十丈。樓㙜瞰碧,鷗鳥迎人。水南禪師詩曰:
兩岸樓臺不一家年年流水泛金沙
幾囘曳杖閒中望石上青苔覆落花
惠政橋
距寺左一里。宋乾道中建,復壞。大觀中,架木為梁,覆以屋,攺今名。廢興凡五次,載縣志。
皇清康熙五年,邑令張奎胤延解齊大師重建,綿延二十間。南接台溫,北通寧紹,奉邑之雄鎮也。
金鐘墪
寺北五里,長汀之下。或傳錢氏載大金鐘過此沉焉,漲沙成墪。墪絕小,下有龍潭。六月二十日,有司致祭。林木頗茂,雖山泉衝盪,亦無損。見志兀誌。
耀碑潭
去寺一里,在大溪之西。父老相傳「官清則碑現」,載寰宇紀。
古蹟
大鐘
沙門景湘水南氏識曰:
余住持岳林十有三載,經營鑄造已渉九年,凡募化隨緣,錙銖所得,輒運寺中。於天曆三年庚午四月二十日穀旦,方得告成。敬為之述其事而系以銘曰:
晨昏扣擊警醒愚蒙[宋-木+免]親平等俱出樊籠
隨喜聞見耳覺圓通旌之我銘祖室攸崇
幽冥息苦塵刦靡窮
洗面石
長二丈,濶四尺二寸,深四寸。可以出水,并石魚四尾安置茶房門首。左刻「梁貞明四年三月八日吉旦」。
布袋和尚行卧處
在封山中塔後。路旁石巖處,鉢盂、足跡隱隱猶存。
娑羅樹
定應大師手植。歷唐、宋、元,寺幾經灰燼,樹獨無恙。明季枝葉凋零,至楷老人入院,仍復暢茂。騷客多所題贈。雲間鷹垂周公撰記。康熙乙丑春,方丈前忽生一小株,眾異之,今並列云。
彌勒涅槃石
梁貞明三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涅槃。此石方四尺五寸,安置千佛閣下。順治間,提督田公駐劄,為兵所損,尚存片碣焉。
明州岳林寺志卷二終
上一卷: 明州岳林寺志 第一卷
下一卷: 明州岳林寺志 第三卷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