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三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四
「世尊入城時,無量諸眾生,
聞空中所說,得眼盡邊智。
世尊入城時,無量諸眾生,
聞空中所說,了知眼自性,
畢竟空無我,皆獲眼清淨。
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觸,
乃至音聲名,一切皆如是。
貪瞋癡忿慢,慳嫉誑貢高,
乃至於放逸,當知亦復然。
世尊入城時,無量眾生類,
於上虛空中,聞佛種種名:
或聞滅壞貪,無有等比名;
或聞滅壞瞋,利益世間名;
或聞了愚癡,摧伏憍慢名;
或聞示世間,寂靜導師名;
或聞現智慧,利益世間名;
或聞現方便,饒益眾生名;
或聞降伏魔,無有懟恨名;
或聞以教法,示現解脫名;
或聞廣度脫,諸苦眾生名;
或聞人中尊,運濟世間名;
聞是諸名已,皆得眼清淨。
虛空及海水,乃至於須彌,
一切皆可量,佛智無窮盡。
「若於眼盡得決定,成就法身不為難,
若能成就勝法身,當獲無邊總持智。
若獲無邊總持智,彼悟無量諸契經,
若悟無量諸契經,於佛神通不難得。
若於眼生得決定,成就法身不為難,
若能成就勝法身,當獲無邊總持智。
若獲無邊總持智,彼悟無量諸契經,
若悟無量諸契經,於佛神通不難得。
如是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并觸法,
乃至音聲及名等,當知一切亦復然。
爾時大地皆震動,大海諸山亦如是,
阿修羅眾及諸天,一切皆悉生歡喜。
魔及魔軍摧諂曲,咸求成就佛莊嚴,
諸天各處妙宮殿,淨心歡喜相慶言:
導師今已出世間,為利一切人天眾。
地居天眾在本宮,亦以淨心相慶慰,
善哉導師今出現,普為世間安樂因。
空行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悅意聲稱歎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四王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殊勝音稱歎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忉利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殊勝音稱歎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夜摩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殊勝音稱歎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我等當發菩提心,志求如來無上智,
依止天人最勝尊,度脫一切眾生類。
兜率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殊勝音稱歎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如來往昔俱胝劫,修習無邊殊勝行,
示苦眾生安隱道,令超生死證涅槃。
化樂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殊勝音稱歎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他化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微妙聲稱讚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如來已度於生死,降伏眾魔并外道,
成就無上佛菩提,拯濟群生登彼岸。
諸梵天眾聞是言,咸皆歡喜生淨信,
以微妙聲稱讚佛,導師出現利世間。
如是展轉聲遞聞,諸梵眷屬皆欣慶,
導師出現利世間,魔軍怖畏懷憂戚。
上至有頂諸天眾,聞佛出現利世間,
如是展轉聲遍聞,修羅損減天增長,
惡魔宮殿悉空虛,諸天眷屬皆充滿,
以無畏力降邪眾,速成最勝大菩提。
如是剎那天遍知,世尊出現利群品,
善哉世間開導者,以清淨眼施眾生。
「世尊入城時,貪欲逼惱者,
聞說不淨觀,貪欲滅無餘。
世尊入城時,瞋恚逼惱者,
聞說慈悲法,瞋恚滅無餘。
世尊入城時,愚癡逼惱者,
聞說智慧法,愚癡滅無餘。
世尊入城時,憍慢逼惱者,
聞說離慢法,憍慢滅無餘。
世尊入城時,嫉妬逼惱者,
聞說離嫉法,嫉妬滅無餘。
世尊入城時,忿怒逼惱者,
聞說離忿法,忿怒滅無餘。
世尊入城時,慳悋逼惱者,
聞說離慳法,慳悋滅無餘。
若修調伏行,聞此無邊法,
便入多聞海,成就總持門。
又聞空中說,以華供養佛,
成就勝功德,大悲神變說。
又聞空中說,讚歎如來身,
生處及種族,言音悉殊勝。
如彼眾生趣,神通隨類說,
眼耳鼻舌身,若色若聲等,
屈伸或俯仰,所現皆殊勝。
如來超世間,而作世燈炬,
示現諸色像,皆佛神通力。
凡夫樂著色,為現種種身,
隨彼眾生類,說色無堅固。
若人多執著,如來現神力,
隨彼器非器,為說相違法。
眾生無量世,未曾供養佛,
剛強難調伏,為說於地獄。
若人迷業道,依見樂戲論,
世尊令彼聞,息見戲論聲。
又聞空中說,眼性決定空,
無來亦無去,無相無所有。
又百千眾生,聞空中演說,
肉眼及慧眼,乃至於法眼。
世尊神變力,聞說戒定聲,
智慧及解脫,解脫知見聲。
眾生若干種,如應現神變,
以隨類言音,演說真實法。
若有諸眾生,樂修施戒忍,
神通隨類說,施戒忍辱聲。
世尊神變力,隨眾生根性,
皆為廣分別,令受持演說。
世尊神變力,聞說蘊界處,
縛解若遠近,地位差別相。
又聞說諸地,無量智光明,
亦聞煩惱習,有離有非離。
世尊神變力,聞說人天性,
由業果不同,受生有差別。
或於女人眾,化女莊嚴身,
空聲說厭離,聞者除貪欲。
若於舍利子,深心有淨信,
大悲隨應現,為說無上法。
拘律陀迦葉,劫賓那難陀,
摩訶迦葉波,及憍陳如等,
隨彼所愛樂,聞說聲聞法。
天及阿修羅,及諸夜叉眾,
毘婁迦眷屬,無量鳩槃荼,
以佛神力聞,陀羅弭拏呪:
「一致徙(一)畢致徙(二)瑿囉(上)蘇(上)瑿囉(三)污囊(上)徙(四)曼(去)囊(上)徙(五)污企(上)(六)阿怒企(上)(七)阿乞差羅忙囊夷(八)陀囉尼儞瑟咤儞名(上)(九)多迦儞(十)伊(上)名滿多囉(十一)儞呵(上、引)囉(十二)阿不唎步底(十三)儞囉阿(去)察囉(十四)微耶乞里夜帝(十五)阿(去)察囉縛囉耳帝(十六)迦(上)羅嚩呬(去)寧(十七)薩攘微蛇呢底攘曩(十八)鉢囉舍薩帝舍薩多(十九)鉢囉舍薩多(二十)多囉?多部名(上)(二十一)暗嚩囉暗嚩囉(二十二)麗羅嚩曩室者(二十三)質多微嚩耳多(二十四)質多阿難(上)多(二十五)烏閉囉呵嚩耳多部名(上)(二十六)囊南(上)(二十七)迦(上)尼(上)阿迦(上)尼(上)微嚩耳多(二十八)室麗瑟咤(二十九)阿麼羅寧麼羅(三十)弗(奔沒反)理底曩囉始者(三十一)呵呵里(三十二)摩摩(上)里(三十三)吠囉妮(三十四)底瑟咤(三十五)斫芻怩呵囉(三十六)烏地哩多嚩枳(三十七)安吒哩(三十八)句吒哩(三十九)計都(四十)蘇計都(四十一)素頗囉嬭(四十二)迦囉嬭(四十三)句素磨(上)儞曳(四十四)迦迦?(四十五)却佉?(四十六)嗚般羅暮?(四十七)底瑟咤呬(四十八)陀羅尼(四十九)那伽昵呵囉(五十)般囉羅也底(五十一)阿底般囉羅也底(五十二)頞哆囉般提(五十三)安多囉多嚩地失遮(五十四)呵呬哩(五十五)摩佉里(五十六)瑿妮三婆(去)?(五十七)底瑟咤呬(五十八)陀羅妮(五十九)?(多霖反)蒲盧若提(六十)
「又以毘沙門,提頭賴吒等,
無數殊妙聲,說真實呪法。
如是無量聲,善逝神通說,
神通無有量,所說亦無邊。
或於無佛剎,遊戲神通力,
佛身眾圍繞,亦如今所見。
於不思議剎,現無量變化,
初生行七步,捨王位出家,
道場成正覺,思惟所得法,
為眾轉法輪,示現入涅槃,
及以神變力,演說種種法,
令無量眾生,成就殊勝智。
爾時大悲現,諸梵眾圍繞,
為說修慈法,增廣於慈心。
爾時大悲現,諸天眾圍繞,
為說四攝法,增廣四攝行。
爾時大悲現,諸龍眾圍繞,
為說瞋恚過,令捨瞋恚心。
爾時大悲現,夜叉眾圍繞,
為說損害過,令捨損害心。
爾時大悲現,修羅眾圍繞,
為說鬪諍過,稱讚修忍心。
爾時大悲現,迦樓羅圍繞,
為說乖違過,稱讚和合心。
爾時大悲現,乾闥婆圍繞,
以無邊愛語,稱讚於如來。
爾時大悲現,摩睺眾圍繞,
呵毀外道法,稱讚如來教。
爾時大悲現,鬼神眾圍繞,
廣稱讚如來,希有諸功德。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盡邊,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生邊,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邊際,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流轉,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寂靜,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無有,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無生,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寂滅,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無我,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說眼無人,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眼無眾生,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眼無命者,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令百千眾生,
聞眼無養育,究竟能通達。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呵責於世智,不令起愛著。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呵責於世利,讚無為功德。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呵責有漏智,讚諸無漏慧。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呵責世間禪,稱揚出世定。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呵責有漏戒,讚無漏學處。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呵責小心過,稱揚大心德。
大悲現神變,稱讚修身戒,
乃至於心慧,無漏無所依。
大悲現神變,稱讚滅苦道,
樂著戲論人,諸佛所呵責。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分別眼斷過,開示寂滅相。
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觸,
乃至音聲名,一切皆如是。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盛年少壯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生處憍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種姓憍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受用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自在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於色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女人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衣服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於酒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為王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於戒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大悲現神變,廣為諸眾生,
智慧放逸者,示以無邊過。
如是覺神通,禪巧增上慢,
財說明眷屬,音樂及歌詠,
是名稱讚歎,供養并利養。
美妙誑諂憍,無慚及無愧,
貢高具足慢,放逸貪亦然。
大悲現神變,開示諸眾生,
心意下劣者,為說殊勝想。
大悲現神變,開示諸眾生,
自輕退屈者,為說精進力。
大悲現神變,開示諸眾生,
貪著財物者,為說知足法。
又化香宮殿,及以華宮殿,
皆挾妙樓閣,化佛於中坐。
又化諸天女,住薝蔔華宮,
皆現於半身,持華鬘供養。
又化諸天女,住婆師華宮,
皆現於半身,持金鬘供養。
又化修羅女,住摩利華宮,
皆現於半身,持花鬘供養。
又化諸天女,住青蓮華宮,
皆現於半身,稱讚佛功德。
又化諸梵天,坐真金宮殿,
而現於全身,慈聲稱歎佛。
又化諸天女,種種莊嚴身,
環珮互摚觸,出微妙音聲。
說諸有為法,遷變無堅固,
愚人妄分別,不能如實知。
如是嚴具聲,不從身心出,
無去亦無來,亦無有方所,
乃至於色心,一切皆如是,
愚者不能思,於此生疑惑。
如是莊嚴具,所出妙音聲,
聞于百千剎,解脫無量眾。
汝等當觀察,導師自然智,
無邊功德身,超過愛戲論。
寂靜無諸過,離見治心翳,
相好以莊嚴,身意皆清淨。
汝觀佛入城,猶如師子步,
鵝王象王行,滿足眾生願。
成就殊勝福,真實相莊嚴,
普令諸眾生,瞻仰無厭足。
汝觀兩足尊,具大慈心者,
雖以少物施,獲無量功德。
能令諸眾生,於多百千劫,
乃至證涅槃,果報無窮盡。
汝觀兩足尊,成就無漏戒,
令諸眾生等,恭敬而頂禮。
無量諸天眾,各捨其宮殿,
不耽樂遊戲,親近於導師。
汝觀魔及民,於佛生信樂,
咸持金柄扇,侍奉於左右。
五百諸魔子,以天悅意華,
共散於如來,希求無上慧。
曾於過去佛,稱讚而供養,
今者遇世尊,各各懷欣慶,
亦以無量辯,讚歎於如來。
爾時有魔子,名為捨愛者,
最初稱讚佛,能知眼盡邊,
亦了眼生邊,乃至寂滅相。
又知眼盡等,無邊名義句,
以善巧言詞,為眾生演說,
而於名義中,無著無疑惑。
了知無去來,無取亦無捨,
自性常空寂,遠離於文字,
亦無能受持,讀誦修行者。
往昔諸如來,已曾廣開示,
得以假名字,而實無所說。
如是自性空,超過蘊界處,
無妄無真實,亦無處非處,
乃至言語斷,心行處亦滅。
愚夫著相故,見佛有入城,
世尊離諸相,愚人妄分別。
世尊入城時,若人生歡喜,
是則相分別,當必懷憂戚,
若離相分別,則不見入城,
乃至行動相,得無分別慧。
若以相見佛,則見有入城,
於生轉法輪,一切皆分別。
若以相見佛,乃至生歡喜,
彼人住魔行,魔境常現前。
若以相見佛,當見於變異,
是人懷憂戚,智者應憐愍。
於法若見得,便有失法憂,
於佛若見生,則有涅槃苦。
若多劫修行,了知一切相,
不分別入城,亦無涅槃想。
若了心相空,則住佛行處,
不分別入城,亦無涅槃想。
若人如是知,則見於諸佛,
亦能了性空,畢竟無生滅。
世尊無量劫,修習諸苦行,
為證於性空,愚人不能了。
世尊入城時,百千眾圍繞,
人及非人等,淨心而供養。
若於剎那頃,思惟眼盡邊,
了達諸相空,其福復過彼。
乃至算數分,皆所不能及,
如是眼生邊,邊際與流轉,
乃至於寂滅,當知亦復然。
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觸,
乃至音聲名,一切皆如是。
「爾時世尊,當入城時,以足按地,
普皆震動,諸山傾靡,悉向於佛,
人天為法,咸來恭敬。爾時世尊,
當入城時,天主人王、阿修羅眾,
并諸夜叉,各捨本城,來詣佛所,
歡喜供養。爾時世尊,當入城時,
復有無量,異類諸鳥,鸚鵡孔雀、
迦陵頻伽,覩佛如來,殊勝功德,
於虛空中,歡喜遊戲,皆出種種,
微妙音聲。爾時世尊,當入城時,
以佛功德,威神力故,能令無量,
百千眾生,盲者能視、聾者能聽,
不完具者,令得完具,不安樂者,
令得安樂。爾時世尊,當入城時,
於虛空中,聞如是說,若以諸相,
分別如來,是人不名,供養於佛,
亦不了知,眼盡邊性;若離諸相,
殖眾德本,則能了知,眼盡邊性。
以能了知,眼盡邊故,則能了知,
諸佛功德。於眼盡邊,無有執藏,
於眼生邊,無有依止,於眼寂靜,
無有動念,是人則為,見於如來。
於眼生邊,無有分別,於眼邊際,
無有意謂,於眼滅壞,無有表示,
是人則為,見於如來。於眼無有,
無有染著,於眼無生,無有攝受,
於眼寂滅,無有所執,是人則為,
見於如來。知眼盡故,於根修習,
知眼邊故,於根決定,知眼生故,
於根自在,是人則為,見於如來。
知眼無有,於色了達,知眼滅壞,
於法觀察,知眼無生,於道修習,
是人則為,見於如來。如實了知,
眼盡邊故,於業差別,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業差別故,是人則為,
見於如來。如實了知,眼生邊故,
於苦差別,亦能了知,以能了知,
苦差別故,是人則為,見於如來。
如實了知,眼滅壞故,於苦滅壞,
亦能了知,以能了知,苦滅壞故,
是人則為,見於如來。如實了知,
眼無有故,於離諸相,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離諸相故,是人則為,
見於如來。如實了知,眼無生故,
於離習氣,亦能了知,以能了知,
離習氣故,是人則為,見於如來。
又如實知,眼無常性,於離障礙,
亦能了知,以能了知,離障礙故,
是人則為,見於如來。又如實知,
眼無文字,於佛智力,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佛智力故,是人則為,
見於如來。又如實知,眼不來性,
於離諸欲,亦能了知,以能了知,
離諸欲故,是人則為,見於如來。
又如實知,修習禪定,於離煩惱,
亦能了知,以能了知,離煩惱故,
是人則為,見於如來。彼人亦能,
成就如是,眼前際智、眼無住智、
眼無生智、佛神通智、眼下劣智、
眼殊勝智、智下劣智、智清淨智、
戒清淨智、身律儀智、聲清淨智、
語律儀智、心清淨智、處差別智、
諸心法智、心過失智、業清淨智、
心律儀智、智過失智、聲清淨智、
蘊差別智、蘊因緣智、眼遍知智、
苦出生智、無漏戒智、戒因緣智、
苦因緣智、苦因盡智、諸有為智、
盡無盡智,又如實知,十二因緣,
有所行智、無所行智,有相無相,
有為無為,建立攝受,自他心智。
又如實知,眼盡生邊,邊際寂靜,
乃至流轉,無有無生,寂滅之性,
令諸眾生,得清淨智、諸勢力智、
精進之智。又如實知,一異門智,
一切眾生,意樂之智。又如實知,
一切眾生,殊勝意樂,心清淨智、
業異熟智、諸根界智、心變異智、
慧解脫智、遍解脫智、勝辯才智。
又如實知,諸惡眾生,不樂法者,
令渴仰智。又如實知,於諸理趣,
知時修習,無懈怠智。又如實知,
神通之力,分析諸法,無障礙智。
又如實知,於廣大義,及以言教,
隨解了智。又如實知,善友同處,
衣服飲食,節量之智。又如實知,
於諸無作,陀羅尼法,勤修習智。
又如實知,身心無過,遠離增減,
求無上智。又如實知,神通威力,
於虛空中,現變化身,成就無量,
百千眾生,皆令歡喜,發淨信智。
於諸如來,樂尊重智,於離欲法,
樂修習智。於諸聖眾,樂供養智,
於大菩提,樂迴向智。於陀羅尼,
樂演說智。於諸意樂,善觀察智。
於聖者定,善了知智。於諸護念,
能決定智。於無邊心,善趣入智。
於無邊頌,能演說智。於諸欲結,
能覺悟智。於下劣趣,不墮落智。
於惡知識,應捨離智。於善知識,
能親近智。於諸問答,能決擇智。
於處非處,能解了智。於地非地,
能了知智。於上中下,能分別智。
有為之智、無為之智、事物之智、
非事物智、攝受之智、非攝受智、
修習之智、非修習智、眼非眼智、
眼共相智、眼差別智、眼自性智,
耳鼻舌身,乃至名等,二十五法,
亦復如是。若人思惟,眼因緣性,
真實空寂,畢竟無我,是人則能,
成就如是,真實決定,心三摩地。
若人思惟,眼因緣起,決定了知,
眼無常相,是人則能,如實了知,
眼及因緣,畢竟無有。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二十五法,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當入城時,以足按地,
現希有事,我今略說,少分功德,
普令眾生,聞者歡喜。天人導師,
從一毛孔,出現無量,百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無量剎,為諸眾生,
而作佛事。若人往昔,供養諸佛,
長夜修行,布施持戒,彼人得聞,
如是所說,神變之事,歡喜愛樂。
若能了知,諸佛神變,非諸聲聞,
所行境界,彼人得聞,如是神變,
當生信解,發希有心。天人導師,
不思議力,現如是等,種種神變,
能令無量,百千眾生,於諸如來,
親近供養。天人導師,不思議力,
演說無量,百千契經,令諸眾生,
聞其所說,皆能信受,心生歡喜。
爾時世尊,當入城時,以神通力,
於虛空中,作如是說,知眼盡邊,
乃至寂滅,眼性所因,無去無來,
畢竟空寂。耳鼻舌身,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當入城時,於虛空中,
出微妙聲,稱讚如來,種種名號,
令諸大眾,生信解心。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為摧伏,魔軍法王,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降伏,
一切邪眾。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為摧滅,貪欲法王,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捨離,一切貪欲。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摧滅,
瞋恚法王,若有得聞,如是名者,
則能捨離,一切瞋恚。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為摧滅,愚癡法王,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捨離,
一切愚癡。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為摧滅,憍慢法王,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摧滅,一切憍慢。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摧滅,
忿恚法王,若有得聞,如是名者,
則能捨離,一切忿恚。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為摧滅,嫉妬法王,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捨離,
一切嫉妬。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為摧滅,虛誑法王,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捨離,一切虛誑。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摧滅,
諸見法王,若有得聞,如是名者,
則能捨離,一切諸見。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為摧滅,戲論法王,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捨離,
一切戲論。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為正法,清淨法王,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解了,清淨之法。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通達,
諸業法王,若有得聞,如是名者,
則能解了,一切諸業。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為具足,神通法王,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成就,
威德神通。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為具足,諸度法王,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成就,六波羅蜜。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了達,
諸行法王,若有得聞,如是名者,
則能了達,一切諸行。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生清淨,光明總持,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成就,
殊勝受生。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色清淨,光明總持,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成就,殊勝妙色。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身清淨,
光明總持,若有得聞,如是名者,
則能成就,殊勝色身。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性清淨,光明總持,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成就,
殊勝種族。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為名稱,光明總持,若有得聞,
如是名者,則能成就,廣大名稱。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總持,
若有得聞,如是名者,則能成就,
布施持戒,乃至智慧,陀羅尼門。
今現在世,人中師子,名為成就,
空性法王,若有能持,如是名者,
則能演說,諸法空義。今現在世,
人中師子,名為成就,無我法王,
若有能持,如是名者,則能演說,
無生滅義。今現在世,人中師子,
名眼清淨,總持法王,若有能持,
如是名者,則能演說,眼盡邊義。
耳鼻舌身,乃至名等,二十五法,
并華鬘香,燈傘衣服,悉皆如是。
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三
上一卷: 大寶積經 第三十二卷
下一卷: 大寶積經 第三十四卷
返回目录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