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大寶積經 第六十八卷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八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八光音天得授記品第二十
爾時五十八千萬光音諸天,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梵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踊躍皆得稱心,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作禮,白佛言:「世尊!有三昧名照耀一切法,若菩薩摩訶薩學是三昧,一切法中悉得光明,得入菩薩法門。菩薩摩訶薩解了知已,得無邊辯、無礙辯、相續辯、種種辯、美妙辯、真善辯、相應辯、解脫辯、微細辯、不共辯、甚深辯,乃至得於如來之辯。世尊!何者名為照耀一切法三昧?菩薩入此諸法門故,念諸覺觀知一切法無覺離覺,是無覺法遍一切處,無有一法能覺察者。何以故?性自離故。若法無性,云何能覺知一切法?無其覺已,入阿字門,得上辯才。彼菩薩入阿字門已,得無邊辯。阿字無邊、阿字非普遍、阿字無作、阿字非有為、阿字非成就、阿字非事、阿字無所依、阿字無動轉、阿字非略、阿字非廣、阿字非分別、阿字非眾事成、阿字不可穿、阿字非色、阿字不可示、阿字不可觀、阿字無有能見者、阿字非可思、阿字不定住、阿字非可知、阿字非能知、阿字非可測、阿字不能自示現、阿字亦不能示他、阿字非思議、阿字不去、阿字不來、阿字非近、阿字非遠、阿字非言說、阿字亦非可說法、阿字非名、阿字非用、阿字非現前、阿字非覆障、阿字非移轉、阿字非可改、阿字非差別、阿字無二、阿字非生、阿字非虛妄、阿字非真實、阿字不可說、阿字非生滅、阿字非清淨、阿字亦非可淨法、阿字非執持、阿字非攝他、阿字非棄捨、阿字不為他法作、阿字亦不作他法、阿字不生、阿字不滅、阿字不能生他法亦復不能滅諸法、阿字非生非不生、阿字不與生法作生因亦復不作不生緣、阿字非依非不依、阿字非假非不假、阿字非却非不却、阿字非許非不許、阿字非可得亦非不可得、阿字非空非不空、阿字非分別非不分別、阿字非相非不相、阿字非願非不願。世尊!一切諸法皆如是相,所謂無相。一切諸法皆同一實,所謂無實。皆同一趣,所謂無趣。皆同一入,所謂無入。皆同一假,所謂無假。皆同一用,所謂無用。一切諸法皆同一說,所謂無說。世尊!諸法無起,不可得故。諸法非有,以無有故。諸法無生,以不生故。諸法無滅,以不滅故。無為法者,無有作故。世尊!一切法皆同一如,當如是知。世尊!是諸不生法,彼法事用云何得知?世尊!譬如有人夢中所作,當知諸法亦復如是。何以故?夢所作事,不生不起亦非有故。夢雖不實非無假名,說有夢作。一切諸法皆亦如是。世尊!譬如響聲唯有假名,諸法但假亦復如是。世尊!喻若幻人但是假名,當知諸法亦復如是。世尊!譬如陽炎但假名字,諸法假名亦復如是。世尊!如鏡中像但有名用,當知諸法亦復如是。世尊!為悅豫凡愚說有夢事,夢中所作皆非真實,響幻炎影亦復如是,但有假名皆無實作。世尊!我等如是解知如來所說法義。」
爾時光音諸天以偈讚佛:
「世尊善知此法義,及餘種種無邊法,
如來所有諸佛子,得父資財常遊戲。
世間少智莫能入,由常計著我心故,
十方求我不可得,我體本來性自空。
如空陽炎非實水,愚癡見彼作水想,
都由無智生迷惑,虛妄顛倒計我人,
彼癡愚惑如來教,是故不解深義趣。
凡夫心識如炎水,不能了知諸陰義,
心樂生死著苦箭,諸根駃流所漂溺。
斯等畢竟無自性,為癡覆蔽妄受苦,
彼皆失智心迷亂,於諸苦中生樂想。
心常顛倒順三毒,是諸煩惱甚可怖,
貪欲瞋恚及愚癡,斯諸結使常隨逐。
深樂受故生渴愛,愚癡不識故受苦,
無智隨順諸煩惱,如人癡負怨家行。
聞佛所說空教門,於空反畏失解脫,
譬如怯人執持刀,應得安隱反生畏。
大智世尊所說法,謂是微妙阿字門,
能生真實勝智慧,猶如平地生大樹。
降諸魔怨那由眾,能寤安隱妙菩提,
以彼八正大船栰,於諸有海度群生。
世尊所有諸佛子,了知如來勝教法,
速滅煩惱諸怨敵,疾證無上大菩提。
既自解脫離毒心,見餘毒者施智藥,
得到究竟彼岸果,獲大安樂無為處。
一切諸法皆悉空,諸餘外論妄分別,
明人棄惡就正路,皆由本來久修學。
心無所著即解脫,諸法體性自如是,
彼能如是了知者,成佛大力那羅延。
無有繫縛及縛者,諸法性空皆亦無,
真如寂滅及非如,非是垢穢亦非淨。
煩惱無相亦無斷,以其本來性自空,
如是能知真實法,彼人當得一切智。
自證解脫復度他,此等不生亦不滅,
世間天人皆迷惑,如春禽獸見炎水。
虛妄分別起渴心,想見男女受苦惱,
以業種種生諸趣,由心作故有差別,
造業有報及以受,彼業無有能作者。
我等如是解佛法,是諸如來妙境界,
是故如來心調伏,諸根寂靜能忍辱。
世尊如法得供養,清淨無垢盡諸穢,
具足眾德離闇冥,唯佛能施三界眼。
我今讚佛所獲福,唯有出世大導師,
二足世尊功德聚,能知我等所得報。
以此微妙勝善根,迴施一切諸群生,
願彼當於未來世,悉得成就一切智。」
爾時世尊知光音天深信心已,及知修行辯才具足,欲令大眾功德善根當復漸漸勝進增長故,是時如來即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即以偈頌問世尊曰:
「大悲善逝非無因,而現希有微笑相,
能利世間無上士,正覺智慧超群生。
兩足世尊功德聚,憐愍眾生願演說,
為誰而現此微笑,殊勝光顯於世間?
一切眾生若得聞,心意決定大喜悅,
修行善業證佛果,得離生死到涅槃。
斯諸世間天人眾,生死苦惱之所逼,
願度群生於有海,演說八正大船路。
如是得聞大仙說,具八功德最勝道,
世間於是生欣喜,樂修諸善願成佛。
勇猛精進有大力,內心清淨離諸疑,
當傳如來所說法,是佛真子順聖教。
此諸眾會無餘念,一心瞻仰大瞿曇,
唯願敷演授記事,令其決斷疑惑心。
合掌恭敬正意住,咸皆願樂欲聽聞,
善哉願說甘露味,諸有渴法當得飲。
是等一切諸會眾,心淨愛樂勝功德,
瞻仰如來最勝顏,猶如嬰兒觀母面。
大慧願授此天記,開現微笑因緣事,
得聞如來授記已,世間當獲大利益。
誰於牟尼增善根,及以發願得滿足,
剋獲微妙功德藏,我今樂聞彼受記。
大眾必生欣喜心,聞佛所說授記故,
決定當具念慧力,及得修行三昧定。」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言:
「善哉馬勝所問事,辯才應機正是時。
斯即如來神通力,以是汝今生智慧,
為利世間故增辯,是故汝今能致問。
我今為彼說授記,寂靜諸根一心聽。
此諸勝慧光音天,過去已供無量佛,
見是世間孤無救,發心安住欲作佛。
修治真實微妙行,必定當成一切智,
為求佛道諸眾生,如迷失徑教正路。
如是得聞世尊教,其聲最勝無等等,
樂佛功德智慧人,必得究竟到彼岸。
彼有智力知善惡,決定當獲佛菩提,
欣喜已發菩提願,如婦生男稱其心。
此天為求菩提者,示其出世真正路,
於不可說那由劫,修習菩薩勝妙行。
所化眾生過眾星,安置於佛菩提已,
當來具足世間解,自然成就一切智。
彼等妙土不可說,世界寬廣有百億,
是諸妙剎甚清淨,無量種種勝莊嚴。
彼佛國土諸眾生,無三惡趣及八難,
一切皆發菩提心,咸各得住不退轉。
彼諸如來國土中,亦復無有小乘法,
眾生悉皆求佛道,便得進趣不退地。
是諸剎土眾生類,一切壽命悉齊等,
經於十億恒沙劫,皆由值遇諸佛故。
若教那由剎眾生,悉得入於小涅槃,
若復有人化一人,或男或女入大乘。
初福比此功德聚,算數譬喻不能及,
是故若住大乘者,應當轉化於餘人。
馬勝!以是因緣故,如來出世甚為難,
猶如優曇極難值,無邊大智如是說。
以巧深智善知識,善解方便示正路,
安隱無上勝菩提,若人求者應親近。」
從佛口聞如是語,具足微妙甚深義,
一切大眾皆欣喜,踊躍充滿稱心意。
那由諸天住空中,皆散天衣旋轉下,
欣喜讚聲滿虛空:「敬禮無比大神力,
清淨妙智度世間,能滅眾生煩惱熱。
佛說甘露滅三毒,如阿伽陀消眾毒,
得聞智慧斷諸結。世間迷惑多苦惱,
於其有趣當得脫,從佛得聞勝法故。」
遍淨天授記品第二十一
爾時十二那由他遍淨諸天等,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光音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踊躍皆得稱心,自現威力而白佛言:「世尊!有三昧名超過一切法。菩薩摩訶薩得是三昧已,於諸攀緣及一切事皆生樂受不生苦受。假使於其地獄事中,受諸苦惱皆生樂想。或復於其畜生道中,受畜生報亦生樂想。或復餓鬼道中,受飢餓苦亦生樂想。或復於彼阿修羅道中,亦生樂想。或復人中所受諸苦,亦起樂想不生苦想。假使截手及以截足割耳劓鼻,或復鞭打杖刺入身,或復牢獄繫閉,或復倒懸,或復裁割猶如衣帛,或復裹繫及以束縛,或復切膾,或復鎚搗猶如甘蔗,或復蹉蹹破如蘆葦,或復火燒如蘇油炷,或復然身喻若明炬,或與師子虎狼為食,或復釅醋及以辛汁澆灌口鼻,或復蒸煮及以火炙,或與狂象踐踏其身,或復挑目,或以鉾矟穿刺高舉、假使瞋怒來截其首,如是一切悉生樂想。何以故?由彼菩薩於其長夜修菩薩行時發如是願:『若有眾生施我食者,願彼一切得涅槃樂。若有與我洗浴身體禮拜奉迎尊重供養,若有眾生罵辱於我,復有人人讚歎於我,若有眾生鞭打斫刺奪我身命,願彼一切得涅槃樂,乃至覺寤無上菩提。』彼菩薩成就如是心、具足如是業亦復具足如是願,於一切眾生皆起樂想,常能修集無間不斷。以是業報故,得一切法樂善取三昧。彼菩薩得此三昧時,不為眾魔之所動壞,亦不為魔事之所繫縛。當知是菩薩得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者壽命自在,二者生自在,三者業自在,四者覺觀自在,五者眾具果報自在。彼菩薩摩訶薩若欲過一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彼三昧力故即便能得。若不樂速證無上菩提,能住無量阿僧祇劫度脫眾生。何以故?當知彼菩薩住於大乘,與諸菩薩常為導師,攝受一切諸餘菩薩。是大菩薩厭離諸趣,為眾生故亦復生於一切趣中,究竟一切菩薩所學,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受,具足一切巧方便力,知諸魔業得法究竟。彼諸菩薩承佛威神,於一切法皆得盡知。」
爾時遍淨諸天即以偈頌讚世尊曰:
「我等一切遍淨天,於諸佛法皆盡知,
頭面歸敬天人師,諸根寂靜知寂滅。
解了諸義智所供,已度生死牟尼尊,
我今讚歎大導師,能善導他非他導。
諸法性相非究竟,亦復無有依住處,
如來善知妄想事,猶如幻師知幻術。
智人解了語言音,喻若深谷諸響聲,
世尊如是善知見,一切世間天人等。
無有眾生及以命,亦復無人無壽者,
大智觀察一切想,了達眾想悉歸空。
二足世尊慈無等,恒常行慈不暫捨,
一切世間諸天人,不能測知如來智。
導師演說緣眾生,所謂慈心是善修,
了知一切諸眾生,無有眾生及命者。
我等於此無垢濁,其心清淨離疑惑,
是故於佛勝智慧,應受供者令供養。
於其十方世界中,求苦畢竟不可得,
如來無上天中天,說於眾生起慈心。
斯即是其世尊教,我今得解亦如佛,
是故我於世間解,今得供養應供者。
既無眾生亦無苦,是故無有可救度,
已得遣除心憂悶,便獲欣喜大踊悅。
如是佛教不思議,我等已得如實知,
是故我今供養佛,願得如來無上智。
佛於諸趣不見苦,涅槃亦復不可得,
增上棄捨於生死,以此饒益諸世間。
無苦無趣無眾生,亦無涅槃而可依,
如是得知佛法已,是故我等今供養。
佛具慈悲及喜捨,轉為世間常演說,
而復不見有眾生,得住於四無量心。
不見有其放逸者,亦復不見不放逸,
如是知佛教法已,我今供養大導師。
於身離身無上士,觀身畢竟不可得,
雖然亦非不有說,而說有念失念者。
善逝常說修學念,所謂觀身正念處,
我等如是知佛法,今得供養救度者。
世尊觀受不可得,以受無有體性故,
亦復觀察於受者,畢竟無其真實性。
又復觀彼修念者,究竟亦復不可得,
我等如是知佛性,今得供養天人師。
觀心及以心數法,畢竟無體不可得,
亦復不見有修念,及以正住念處者。
佛說念與心和合,樂求解脫應修學,
我等如是知佛教,今得供養正遍知。
如來不見有諸法,亦復不見修法者,
大聖所說修習念,彼念亦復性自空。
復說念與法和合,欲求解脫應當修,
我等如是知佛法,今得供養一切智。
念處一尚不可得,何況而復有三四,
所謂於彼念住處,彼諸念處皆悉無。
是故真求不可得,畢竟無受苦樂者,
我等如是知聖教,今得供養佛世尊。
牟尼所說四正勤,若有比丘專修習,
斯即能為解脫路,當得出於生死海。
而無解脫無縛者,無佛無教及菩提,
然復不壞假名用,是故我今供大聖。
佛說四種如意足,勝妙安隱解脫道,
寂靜諸根眾生輩,修行此道得涅槃。
如意及足修行者,真實觀察不可得,
而非斷絕示有作,智慧境界不可見。
如是世尊教法中,我等於此皆悉知,
其心清淨無垢穢,皆得遠離諸疑惑。
以斯即為上供養,供養堪受勝供者,
是故妙智無倫匹,我今悉得修供養。
世間解者說五根,出世能趣解脫道,
慎莫放逸常勤修,是為趣向涅槃路。
無根及以修根者,亦無解脫及脫者,
我等於此悉無疑,是故今得供養佛。
導師所說五種力,非邪能趣涅槃城,
此能盡滅煩惱縛,令諸縛者得解脫。
彼諸力體性自空,煩惱及佛皆亦無,
我等於此無疑慮,是故今得供如來。
大仙所說七種善,菩提分法最勝道,
能解一切眾生縛,趣向涅槃大正路。
無有繫縛及解脫,亦無受縛得脫者,
我等於斯無疑惑,是故今得供養佛。
世尊說此八正路,顯示一切諸群生,
是諸煩惱苦之本,修學聖道能斷除。
斯等二法離對治,所謂聖路及煩惱,
諸天於此悉無疑,故今供養應供者。
修奢摩他及舍那,斯道能盡諸苦邊,
令受諸苦習氣垢,世尊曠劫已蕩除。
奢摩他及舍那果,是等一切皆悉空,
天眾於此離疑網,是故我等今供養。
佛說不淨治貪欲,慈心對治於瞋恚,
毘婆舍那癡對治,如來顯示諸眾生。
斯皆無作無暫停,是故無垢亦無淨,
我等於是悉無疑,常樂供養大導師。
如來所說十不善,斯等名之為業道,
殺生偷盜及邪淫,妄語兩舌與惡口,
綺語貪欲及瞋恚,最後第十名邪見,
佛說此等為不善,是諸眾生惡業道。
既無眾生亦無害,自餘九業亦如是,
無有對治諸善惡,以彼自性空寂故。
然復非無十力教,以其不壞法體性,
我於佛慧亦不疑,是故今供無上智。
若有修此如來法,是人即為真佛子,
彼人處處皆受樂,恒常遠離諸苦惱。
如是善逝勝智慧,安隱引導諸群生,
我等於此離疑心,今悉供養應供者。」
爾時遍淨諸天偈讚佛已,咸皆默然却住一面。爾時世尊見彼天眾默然而住,及知彼天深信心已而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今佛世尊最勝智,為利世間現微笑,
十力世雄超一切,而能化伏諸大眾。
善解諸法大導師,所現微笑非無因,
心無所乏世間解,唯願解說微笑義。
此諸大眾皆一心,無其亂想住正念,
喜心瞻仰功德山,唯樂聽聞恭敬住。
於佛自在大論師,若得聞說必欣喜,
善解諸法決定智,當得作佛導群生。
若人於佛生淨信,必成大智世間最,
測知微妙甘露句,是人能觀於十方。
誰於未來世劫中,當得作佛愍世間?
微妙言辭大導師,唯願說彼令眾喜。
若於聖雄沙門所,生其敬信尊重心,
亦住正法生信慧,一切諸魔不能動。
若能生信得決定,即是佛子從心生,
唯願世尊演說彼,以是大眾得除疑。
若有於其眾生所,慈心普覆遍世間,
智慧堅固當成佛,便得安住一切智。
百福莊嚴無上士,唯願開演除疑網,
誰欲受持世尊法,如來為其現微笑?
願得聞佛善巧說,具八功德微妙音,
先自得趣於善道,後能引導諸群生。
如是善逝微妙法,佛子得住於彼中,
世尊佛種不斷絕,必得久住於世間。」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言:
「馬勝汝今問笑光,我為利益諸世間,
汝獲福德稱其心,斯福無量不可盡。
妙士乃能應時問,以是大利諸眾生,
汝及一切大眾等,欣喜一心聽我說。
斯等遍淨諸天眾,於我法中悉無疑,
一切欣喜淨信心,以偈讚頌我功德。
此天曾於過去世,供養千億那由佛,
亦於彼佛問斯義,一切法中得無疑。
由彼往昔因緣故,今以偈頌讚歎我,
亦復淨心當讚歎,賢劫一切諸如來。
當於優波羅劫中,成佛大力那羅延,
教化不思那由眾,引導入於涅槃城。
彼諸大仙成佛時,所得名稱甚微妙,
我今為汝說彼佛,一心寂靜善諦聽。
同其劫中悉作佛,號曰法幢等正覺,
咸皆救度不思議,那由他眾入涅槃。
彼諸如來滅度已,焚身廣布諸舍利,
以此舍利皆起塔,遍滿佛剎如散花。
爾時一切佛舍利,各各皆悉廣流布,
彼佛一一涅槃後,咸皆饒益於世間。
不思那由眾生輩,供養彼佛舍利已,
當得甘露妙涅槃,三世諸佛之所讚。
若有稱彼諸佛名,所獲微妙勝善根,
當得成就有學道,值佛轉獲殊勝果。
猶如無量難思眾,皆於我所種善根,
欣喜信樂清淨心,當得值遇彌勒佛。
如是彼佛聲聞眾,從佛復至諸佛所,
常得值佛入眾會,皆由供養彼舍利。」
得聞如斯佛語已,一切大眾生希有,
勝妙功德有威神,遍淨諸天清信士,
及諸大眾普欣喜,悉皆流注向菩提,
得知如來大勢力,咸各頂禮世尊足。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八
上一卷: 大寶積經 第六十七卷
下一卷: 大寶積經 第六十九卷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