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諸法無行經 第二卷

諸法無行經卷下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不動相。」
佛言:「汝樂說者便可說之。」
文殊師利言:「世尊!一切眾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法無向無得,一切眾生皆入菩提性中,是故說一切眾生皆得菩提。又是菩提非是得相。何以故?眾生性即是菩提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菩提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無性,無性故入如來平等中,從本已來是一切智慧性性同故,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是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道場者有何義?」
「文殊師利!一切法寂滅相,無生相、無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場義。」
「世尊!一切眾生不入此道場耶?」
佛言:「如是,如是!」
「是故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得無生法忍,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無盡無生無滅、性離無性,入平等忍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無生法忍,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得無礙辯才,名為不動相。」
「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諸所有樂說,於十方界索不可得。所以者何?皆入無礙辯才平等法中故。世尊!諸所樂說,自性皆離,無決定故、無所有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無礙辯才,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得陀羅尼,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以眾生相能持色聲香味觸法,以虛誑不實憶想分別取相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陀羅尼,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得慈心,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無眾生性,從本已來無瞋無慈,得瞋慈平等無分別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慈心,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無起無作相,皆入如來平等法中,不出大悲之性,以惱悲無分別故,是故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皆得三昧,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性常定,離諸緣故。若眾生從緣生知,於緣中生知,不名為知。所以者何?諸知念念無常畢竟空故,是故一切眾生皆成就三昧,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入貪欲平等法中故,遠離諍訟通達貪欲性故。世尊!貪欲即是菩提。何以故?知貪欲實性說名菩提,是故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說有為法過罪者,安住瞋恚平等性中,通達瞋恚性故,是名一切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愚癡,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能度一切貪著名字眾生,安住愚癡平等性中,通達愚癡性故,是名一切諸佛成就愚癡,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身見,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安住身見性中,於一切法中不退不畏不動畢竟安住,以不住法故,通達知身見無生無起無性故,是故一切諸佛皆成就身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一切有為法,是邪虛誑不實者,通達邪見性平等故,是故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
「世尊!住處性即是非住處。」
「文殊師利!非住處有何義?」
「世尊!非住處者,退動還相,即是一切凡夫人;一切諸佛,安住是貪欲、瞋恚、愚癡、四顛倒、五蓋、五欲平等中。是諸佛安住貪欲性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安住瞋恚愚癡四顛倒五蓋五欲性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一切諸佛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動相。」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若有人問汝:『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為如來。』汝云何答?」
文殊師利言:「世尊!若有人問我,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為如來者,我當如是答:『善男子!汝先當親近善知識修集善道,於法無所合無所散,勿取勿捨,莫緣莫求,勿舉勿下,莫求莫覓勿願,勿分別諸法是上是中是下,然後當知,不可思議行處、無行處、斷行處、佛所行處。』」
佛告文殊師利:「汝如是答者,為答何義?」
文殊師利言:「世尊!我如是答者名為無所答。世尊!如佛坐於道場,頗見法有所生滅不?」
佛言:「不也。」
「世尊!若法無生無滅,是法可得說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
佛言:「不也。」
「世尊!若法不生不滅,不斷一切不善法、不成一切善法,是何所見、何所斷、何所證、何所修、何所得?」
說是語時,虛空中萬天子,以天青黃赤白蓮華散佛及文殊師利上,皆下禮佛及文殊師利足,而作是言:「世尊!文殊師利名為無礙尸利,文殊師利名為不二尸利、名為無餘尸利、名為無所有尸利、名為如尸利、法性尸利、實際尸利、第一尸利、上尸利、無上尸利。」
文殊師利語諸天子言:「止止。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別,我不見諸法是上是中是下,不如汝說。」
文殊師利言:「我者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癡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師利。諸天子!我不出貪欲瞋恚愚癡,凡夫人分別諸法求過出至到,諸菩薩於法無過無出無至無到。」
諸天子言:「菩薩不到十地,不至佛法耶?」
文殊師利言:「於諸天子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
諸天子言:「幻化人尚無住處,何況從此住地至於餘地。」
文殊師利言:「諸天子!一切法如幻,無去無來無過無出無至無到。」
諸天子言:「汝不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文殊師利言:「諸天子!於意云何?凡夫貪欲覆心,能坐道場得一切智不?」
諸天子言:「不也。」諸天子言:「文殊師利!汝今貪欲覆心是凡夫耶?」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我是凡夫,從貪欲起、從瞋恚起、從愚癡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
諸天子言:「以何故自言:『我是凡夫,從貪欲起、瞋恚起、愚癡起?』」文殊師利言:「是貪欲瞋恚愚癡性,十方求之不可得,我以不住法住是性中故,說我是凡夫三毒所覆。」
「文殊師利!汝云何名外道?」
文殊師利言:「我終不到外道,諸道性不可得故,我於一切道為外。」
諸天子言:「汝云何是邪行人?」
文殊師利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虛妄不實,是故我是邪行人。」
說是法時萬天子得聞是語,皆得無生法忍,各作是言:「是諸眾生皆得大利,得聞真正金剛語句,何況聞已信解、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如說修行,當得無礙辯才,一切法中得真慧照明,巧說諸法一相一門,能示眾生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爾時華戲慧菩薩白佛言:「世尊!願說入音聲慧法門,令當來菩薩聞如是法不驚不怖,亦知一切音聲究竟之性不疑不悔,於諸音聲無所障礙。」
佛言:「止止。用問是事為?是入音聲慧法門,不應於新發意菩薩前說。所以者何?新發意者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薩摩訶薩入是音聲慧法門者,假使有人於恒河沙劫惡口罵詈誹謗毀呰,是人不生恚恨。若人於恒河沙劫以一切樂具供養,不生愛心。譬如漏盡阿羅漢,一切愛處不生愛心,一切瞋處不生瞋心。善男子!是音聲慧法門菩薩,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已過,心不傾動,譬如須彌山王。」
爾時華戲慧菩薩復白佛言:「願必為說入音聲慧法門,當來菩薩得聞是法門,當自知過咎亦教餘人。」
爾時佛告華戲慧菩薩:「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唯然。世尊!」
佛告華戲慧菩薩:「若菩薩聞貪欲音聲生過罪想,聞離貪欲音聲生利益想,即是不學佛法。若聞瞋恚音聲生過罪想,聞離瞋恚音聲生利益想;若聞愚癡音聲生過罪想,於離愚癡音聲生利益想,則是不學佛法。若於少欲音聲生喜想,於多欲音聲生礙想,即是不行音聲法門。於知足音聲生喜想,於不知足音聲生礙想,則是不行音聲法門。若於細行音聲生喜想,於麁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行音聲法門。若於樂靜音聲則喜,於憒閙音聲則礙,則是不學佛法。若於忍辱音聲生利想,於瞋恚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若於精進音聲生利想,於懈怠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於禪定音聲生利想,於散亂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於智慧音聲生利想,於愚癡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若於近道音聲則喜,於遠道音聲則礙,則是不學音聲法門。於生死見過咎,於涅槃見利益,則是不入音聲法門。於彼岸則喜,於此岸則礙,則是不學音聲法門。於聚落音聲生礙想,於空閑音聲生喜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若於獨行音聲生喜想,於眾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於比丘所行音聲生喜想,於白衣所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於有威儀則喜,於無威儀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清淨行則喜,於不清淨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一行則喜,於雜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離欲行則喜,於婬慾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離瞋想則喜,於瞋想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離癡想則喜,於癡想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空則喜,於有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無相則喜,於有相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無作則喜,於有作則礙,則是不學佛法。於菩薩行則喜,於聲聞辟支佛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若說菩薩過咎,則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受業障罪。若說菩薩威儀過罪,則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薩於他菩薩生下想,於己生勝想則為自傷,亦受業障罪。若菩薩欲教餘菩薩,當生佛想然後教之。菩薩若欲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應生心輕恚餘菩薩。善男子!無有滅失功德,如輕恚餘菩薩者,是故菩薩多欲守護功德善根,亦於一切法中得無障礙慧,當晝夜各三時禮一切求佛道菩薩。」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知佛所說義,貪欲音聲佛音聲等無有異,瞋恚音聲佛音聲等、愚癡音聲佛音聲等、外道音聲佛音聲等、少欲音聲多欲音聲等、知足音聲不知足音聲等、細音聲麁音聲等、樂獨音聲樂眾音聲等、此岸音聲彼岸音聲等、遠音聲近音聲等、生死音聲涅槃音聲等、聚落音聲空閑音聲等、布施音聲慳音聲等、持戒音聲毀戒音聲等、忍辱音聲瞋恚音聲等、精進音聲懈怠音聲等、禪定音聲亂意音聲等、智慧音聲愚癡音聲等。」
爾時華戲慧菩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以何因緣故皆等?」
文殊師利言:「天子!於意云何?貪欲音聲何者為是?」
天子言:「貪欲聲空如響。」
文殊師利言:「汝知佛音聲亦復云何?」
天子言:「不出於空,亦如響法。」
文殊師利言:「以是因緣故,我說二聲皆是平等。」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先世住初發意地,未入如是諸法相時,為起何障礙罪?汝今說之。當來世假名菩薩聞汝所說障礙之罪,當自守護。」
文殊師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自說障礙之罪,惟聞之者當有憂怖,然其能滅業障之罪,亦於一切法中得無礙慧。世尊!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十萬億那由他歲,以三乘法而度眾生。國名千光明,其國樹木皆七寶成,其樹皆出如是法音,所謂空音、無相音、無作音、無生音、無所有音、無取相音,以是諸法之音令眾生得道。其師子吼鼓音王佛初會說法,九十九億聲聞弟子皆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以正智得解脫。菩薩眾亦九十九億,皆得無生法忍,能善入種種法門,親近供養若干百千萬億諸佛,亦為若干百千萬億諸佛之所稱歎,能度若干百千萬億無量眾生,能生無量陀羅尼門,能起無量百千萬億三昧門;及餘新發菩薩意者不可稱數。其佛國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彼佛住世教化已訖,入無餘涅槃。滅度之後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皆不復出。
「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捨世法。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性即貪欲之性,貪欲性即是諸法性,瞋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其喜根法師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癡,以無瞋礙因緣故疾得法忍,於佛法中決定不壞。
「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後於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誤到喜根弟子家,見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讚歎遠眾樂獨行者,又於居士子前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婬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勝意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言若垢若淨?』
「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淨音聲則喜,於垢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聖道音聲則喜,於凡夫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樂音聲則喜,於苦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出家音聲則喜,於在家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出世間音聲則喜,於世間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布施則生利想,於慳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於持戒則生利想,於毀戒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是時勝意比丘,出其舍已還到所止,眾僧中見喜根菩薩,語眾人言:『是比丘多以虛妄邪見教化眾生,所謂婬欲非障礙、瞋恚非障礙、愚癡非障礙,一切法非障礙。』
「爾時喜根菩薩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當起於障礙罪業,我今當為說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緣。』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前,說是諸偈:
「『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
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
是人為貪欲,將入於地獄。
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
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
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導。
若有人分別,是持戒毀戒,
以持戒狂故,輕蔑於他人,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見中。
若住空閑處,自貴而賤人,
尚不得生天,何況於菩提?
皆由著空閑,住於邪見故,
邪見與菩提,皆等無有異。
但以名字數,語言故別異,
若人通達此,則為近菩提。
分別煩惱垢,即是著淨見,
無菩提佛法,住有得見中。
若貪著佛法,是則遠佛法,
貪無礙法故,則還受苦惱。
若人無分別,貪欲瞋恚癡,
入三毒性故,則為見菩提,
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
若見有為法,與無為法異,
是人終不得,脫於有為法,
若知二性同,必為人中尊。
佛不見菩提,亦不見佛法,
不著諸法故,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眾生,勿分別其性,
一切諸眾生,皆同於涅槃,
若能如是見,是則得成佛。
其心不閑寂,而現閑靜相,
是於天人中,則為是大賊,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
若作如是願,我當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
佛法湛清淨,其喻如虛空,
此中無可取,亦無有可捨。
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
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
是人於佛法,則為甚大遠。
若見眾生苦,則是受苦者,
眾生無眾生,而說有眾生,
住眾生相中,則無有菩提。
若人見眾生,是畢竟解脫,
無有婬恚癡,知是為世將。
若人見眾生,不見非眾生,
不得佛法實,佛同眾生性,
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將。
若人欲成佛,莫壞貪欲性,
貪欲性即是,諸佛之功德。
若人欲發心,隨順菩提道,
莫自有分別,心異於菩提,
發心即菩提,知是為世將。
若說外道惡,稱佛世中尊,
是二說非異,知是為世將。
若人求菩提,是人無菩提,
若見菩提相,是則遠菩提。
菩提非菩提,佛以及非佛,
若知是一相,是為世間導。
若人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即著眾生相,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住於有見中。
貪欲無內外,亦不在諸方,
分別是空法,凡夫為所燒,
如幻如焰響,如夢石女兒,
諸煩惱如是,決定不可得。
不知是空故,凡夫為狂惑,
若求煩惱性,煩惱即是道。
若有人分別,是道是非道,
是人終不得,無分別菩提。
凡夫畏佛法,去佛法甚遠,
若不疑空法,是人得菩提。
一切有為法,即是無為法,
是數不可得,無數故無為。
若以菩提心,自高無所畏,
自念當作佛,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離菩提寶印。
若有但誦經,憶想作分別,
不深思義趣,但為貪名利,
自念當作佛,必成無有疑,
唯貪於名利,讀經住閑靜,
分別少欲行,還為貪心牽。
若欲捨遠貪,不得遠於貪,
若達貪實法,是人能離貪。
不得法實際,雖長夜持戒,
得諸無礙禪,不入佛法味。
知法無有性,不壞一切法,
不言戒非戒,得脫有見中。
以無持戒性,知於持戒法,
如是知戒相,終不毀於戒。
諸佛之法王,法藏叵思議,
無量方便力,引導諸眾生,
以一相法門,令入寂滅道。
凡夫聞佛說,無我無有法,
一相自性空,不信墮深坑。
雖白衣受欲,聞是法不畏,
勝於頭陀者,住在有見中。
現在十方佛,利益諸世間,
知法如虛空,皆以得菩提。
若有無智者,樂於分別法,
聞是實法者,則生疑怖畏,
是人無量劫,備受諸苦分。』
「說是諸偈法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人漏盡解脫。即時地裂,勝意比丘墮大地獄。以是業障罪因緣故,百千億那由他劫,於大地獄受諸苦毒;從地獄出,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若干百千劫乃至不聞佛之名字;自是已後還得值佛,出家學道而無志樂,於六十三萬世常反道入俗;亦以業障餘罪故,於若干百千世諸根闇鈍。世尊!爾時喜根法師,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有國名寶莊嚴,於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勝日光明威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於今現在。其勝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門時,受如是苦分別苦顛倒苦,是故若發菩提心者、若發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業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惱者,不應拒逆佛法,無有處所可生瞋礙。」
佛告文殊師利:「汝聞是諸偈得何等利?」
「世尊!我畢是業障罪已,聞是偈因緣故,在所生處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得決定忍,巧說深法。」
「文殊師利!為誰力故能憶如是無量阿僧祇劫罪業因緣?」
「世尊!諸菩薩有所念、有所說、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從佛出。」
佛告文殊師利:「若得佛十力,若有聞是經者,等無有異;若得無生法忍,聞是經者亦等無異。」
文殊師利言:「如我知佛所說義,聞此經者得無量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文殊師利!如是如是!聞是經得無量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但佛不廣說。何以故?不修道不精進者,如是惡人聞說是利則不能信受。」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及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護念是經於未來世後五百歲,當令此經普宣流布皆得受持,魔若魔天不得其便。」
爾時佛欲護念是法故左右顧視,即時十方恒河沙無量國土六種震動,如是則為護念是經,及十方恒河沙諸佛亦護念是經。說是經時十方國土中恒河沙等無量眾生得無生法忍,何況得聲聞無學者,何況住學地者。
爾時阿難即從坐起,偏袒右肩白佛言:「世尊!當以何名此經,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是經名為『諸法無行』。」
說是經已,文殊師利法王子、彌勒菩薩摩訶薩、師子遊步菩薩摩訶薩、華戲慧天子等一切菩薩眾,及阿難、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諸法無行經卷下
上一卷: 諸法無行經 第一卷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