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人問雪峰義存禪師:「剃髮染衣,受佛依蔭,為什麼不許認佛?」雪峰禪師說:「好事不如無。」48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49是禪宗的精神。如果對於佛有所執著和依賴,即失去自主性。心外的佛幫不了自己的忙,開悟是自己的事;而開悟之後所見的自心中佛,才是可靠的。如果僅僅相信歷史上的佛或心外他方世界的佛,或者依賴菩薩、老師的幫助,很可能會失去對自心是佛的信心,也會喪失努力開發自心佛的毅力。所以禪宗主張自證自悟。
話說回來,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開創了佛教,宣說了佛法,使出家僧人憑佛的恩德餘蔭得以專心修道,也使一般的佛教徒受其幫助和恩惠。難怪有人抗議:「禪宗的和尚為什麼連佛都不認,這不是忘恩負義嗎?」其實,前述禪宗的觀點和這個觀點都是對的,只是立場不同而已,二者並未衝突。
不過,「好事不如無」是怎麼回事?一般人認定佛可以依賴、可以信仰、可以祈求,對自己有利益,當然是好事一樁,也因此才會學佛信佛、求佛拜佛、感謝佛。可是雪峰禪師另有卓見。他要弟子斷除對外的攀緣和依賴,把對外依賴的心撥轉頭來發現自己、肯定自己。所以給弟子這句話:「像這樣的好事,寧可沒有;如果一味依賴這樣的好事,就永遠見不到自心是佛了。」對歷史上的佛,固然要感恩,可是應該進一步超越對佛的依賴,也要超越佛所說的教義,不可執著,才能真正得大自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