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1 學術論考|校註

聖嚴法師

校註

1

參見《佛祖統紀》卷六(T49, no. 2035, p.
178b24-c12)
。《大智度論》並無「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句,但有此思想。

2

參見:1.《法華文句記》卷二〈釋序品〉(T34, no.
1719, p.
179c17-25)
。2.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一九九八年,頁一五二。

3

本書重新編排印行,並更名《禪與科學》九十九─一○九頁,東初出版社。

4

現收錄《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法鼓文化公司出版。

5

原文為:「不割截衣,得守持不?佛言:不得……。」

6

參見《四分律》卷十九(T22, no. 1248, p.
695b15-20)

7

現收於《妙雲集》下編之八。

8

佛教史學研究所編,《中華佛教史蹟(第一):石窟史蹟》,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一九六七年。

9

參見《華雨集》第五冊〈研究佛法的立場與方法〉七十一─七十二頁

10

《禪海之筏》為《禪學闡微》改名之後再版。

11

法鼓文化公司前身。

12

《佛教文化與文學》,覺世旬刊社出版,佛教文化服務處發行,一九六三年。

13

《佛教藝術》,中華佛教文化館出版,一九七二年。

14

另可參閱王恩洋〈大乘起信論料簡〉、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懸論》

15

可參閱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懸論》。

16

參見《雜阿含經》卷十(T2, no. 99, p.
67a4-8)

17

參見《出三藏記集》卷二(T55, no. 2145, p.
12a9-12)

18

《法顯傳》即《佛國記》。

19

出自《韓非子.解老》。

20

出自郭象《莊子注》卷一。

21

同校註20

22

參見《神異典二氏部彙考》卷上(R150, p.
336a4-b3)

23

出自郭象《莊子注》卷三。

24

參見《廣弘明集》卷十八〈辯宗論諸道人王衛軍問答〉(T52,
no. 2103, p. 225a1-2)

25

可參閱秋樂,〈變文與中國文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九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八年,頁一八一。

26

直峪口石窟或為鞏縣石窟寺。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1 學術論考|下篇 論考|萬別千差一掃空——管窺黃檗隱元禪師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2 神通與人通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