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3 教育.文化.文學|上篇 教育與文化|「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開幕詞

聖嚴法師

「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開幕詞

諸位貴賓、傳印法師、悟明長老、吳安家先生、吳立民先生、今能法師、如虛法師、諸位大陸及臺海兩岸的善知識:

聖嚴首先代表主辦單位,謝謝諸位的光臨,也謝謝各協辦單位的全力配合。

佛教發源於印度,佛滅迄今已超過二千五百四十二年。佛教初傳中國,是在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到今年一九九八年,正好是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紀念,所以對我們發起臺海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及博覽會感到意義深遠。

今天兩岸佛教界人士,都有一個共識:「今天若不辦教育,明天便沒有佛教。」今天兩岸佛教界人士,也有一個共識:「在未往生佛國淨土之前,要把人間淨土建好。」如何以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來建設人間淨土,就是要培養足夠的人才,把佛法落實到人間化、人性化、社會化、現代化、國際化、世界化。

佛教在西元二十世紀之前,大致上是屬於亞洲民族的東方文化;進入二十世紀之後,漸漸地已被公認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與基督教及伊斯蘭教同樣地傳遍了全球五大洲。而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淨化人心、淨化社會、淨化世界的大乘佛教的菩薩行,也可以說,當佛教在印度滅亡之後,中國不僅是大乘佛教的第二母國,也就代表著全體的大乘佛教。日本、韓國、越南的佛教,乃是中國佛教的延伸。臺灣佛教與大陸佛教,不僅是同根,根本就是同體而不可分割,所以沒有理由要把我們隔開。

這次的兩岸交流座談會,是彼此相隔半個世紀以來的創舉,相信在兩岸之間的佛教界,會有更多的交往,共同來為西元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奉獻出中國佛教的智慧,共同來為新世紀的人類,營造永久的和平。

佛教教育,可廣可狹。廣則應當涵蓋人類的道德教育、生命的終身教育、全面的淨化教育,這可能要留到舉辦另一次大型的交流座談會,做為主題來討論。這一次是就狹義的佛教學院及研究所教育為範圍,有兩場座談會:1.當代的佛學教育,2.迎向西元二十一世紀的佛學教育;還有一個佛教教育博覽會。預祝交流成功,並以三寶祝願諸位貴賓,健康愉快。謝謝!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3 教育.文化.文學|上篇 教育與文化|「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閉幕詞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3 教育.文化.文學|上篇 教育與文化|「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引言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