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3 教育.文化.文學|上篇 教育與文化|讓他們重新雕塑自己——談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歐明慧

聖嚴法師

讓他們重新雕塑自己——談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歐明慧

問:您如何來帶領這次(一九九四年)的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

聖嚴法師(以下簡稱師):我覺得我扮演的是「師父」的角色。這個角色不僅是一個精神修持的象徵,也是整個夏令營方向的領航者。因為,在每一次夏令營的活動中,「師父」的形象和精神,非常地重要。不論是生活上的實踐,或是修行上的體驗,都會在他的潛移默化中表現出來。我雖然不是一個很有感化力的人,但卻希望能把這個角色演好,並做到最好的程度。

問:以您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希望能讓參與夏令營的學員們得到什麼?

師:誠如我在始業式裡所說的,我希望學員們能得到正確的佛法觀念,以及從這七天的生活裡來體驗佛法,並在禪修的實際演練上,懂得如何提昇自己的精神層面。最後,我更希望他們把自己在體驗當中所學到的東西,帶回到他們自己的生活裡,改變自己,也影響他人。

問:這也是師父您的期許?

師:是的,也是期許。

問:師父,您認為來參與夏令營的大專青年們,基本上,他們比較缺乏什麼?

師:很難講他們缺乏什麼。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因為,有的人是才剛開始學佛,但有的人卻已經學佛很久了。不過,雖然有人學佛得早,但卻沒有實際上的修行經驗;即使有實際上的修行經驗,但在修行的觀念上,卻有偏差。例如:求神通,或是把小小的身心反應,誤認為是開悟,並以為一開悟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是太天真的想法。因為,彼時外在的環境還在,自己的身心還在,一切的障礙也照常存在,於是,才會有人學佛學一段時間就不學了,覺得沒有用。所以,我能給予他們的,就是正確的修行觀念,以及對佛法的正確認識。不過,我給他們同樣的東西,但因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認知也不一樣,各人所得到的東西也就會不一樣了。

問:通常,不是要先知道對方缺乏什麼,才能給予他們什麼?

師:缺少的,並不一定是自己要追求的。也就是說,自己所追求的,往往不是自己所缺少的。其實,只要把他們的問題解決了,這就是他們所缺少的。而且,這也不是市場調查,去調查誰缺少什麼,然後給什麼,這種作法是不對的。我們只是提供解決的方法,甚至有人連自己有問題都不知道,而我只是協助他們,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並解決問題。這不是我有什麼神通,這是因為佛法本身就是提供人解決問題的。

問:師父,您覺得一個「大專佛學夏令營」應該顯現出什麼意義?

師:大專青年是進入社會前的最後階段,也可以說是成家立業之前的最重要階段。他們是成年的人,但並不一定是成熟的人,所以可塑性相當高,因此,雖然學佛營只有短短的七天,卻可能把他們重新雕塑一下。我不是一個很好的雕塑家,我只是用佛法的模型,讓他們去雕塑自己。職是之故,他們可以提昇自己,這也就做到了法鼓山「提昇人的品質」的理念,這對於他們自己的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甚至整個人生觀也都將有所改善。換句話說,他們已在人格上達成了昇華的目的,這不僅對個人有用,整個國家、社會,乃至他們的第二代,也都會因此而受益。

問:師父,您花這麼多時間、心力與人力來辦大專夏令營,除了讓他們獲得法鼓山理念的利益外,是否也考慮過將來他們有回饋法鼓山的機會?

師:我這一生,做任何有益於人的事,不求目的,也不期待回饋。只要他們能得到利益,那就是我的目的。至於是不是會護持、認同或協助法鼓山,這得看因緣而定。有的人,非常認同我們,但就是不會進入法鼓山的團體,來幫助我們;也有許多人,對法鼓山的理念,甚至對我個人並不了解,但竟然肯支援大量的金錢,甚或連自己也投入護持的工作。當然,我們是希望有更多人來支持我們,以他們的智慧、專長,還有其他力量,一起來推動法鼓山的理念,不過,這不能強求,一切得順其自然。這只能說,因緣是需要促成的,但是不能強求。

世間的事,因與果的關係,不是直接的。這就好像是我在左岸倒水,但右岸的水卻漲了,想不到左岸反而因我倒水而水位下降,可是,不管怎樣,水終究是倒在這條河裡。所以,我是往大處看、遠處看,不是只光看我這裡。至於他們是不是會回饋,那不是我的問題。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3 教育.文化.文學|上篇 教育與文化|端正人心從教育著手——專訪聖嚴法師獲頒好人好事八德獎《法鼓》雜誌編輯部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3 教育.文化.文學|上篇 教育與文化|佛教高等教育的開展——「中華佛學研究所成立大會」致詞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