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惠敏仁者《中觀與瑜伽》
本書的作者惠敏法師,是在我所見到過的僧青年之中,非常突出優秀的一位。他於一九七一年,省立臺南一中畢業後,立即考上了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翌年即參加該校佛學社團活動。迄一九七五年之間,連續擔任了臺北松山寺大專佛學講座活動的學員長。大學畢業後,考上藥劑師及藥劑官,又通過了考試院中醫師檢定考試。一九七九年依止智諭法師披剃出家,現比丘相,一九八二年考上了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第二屆研究生。入學之前,已對《圓覺經》、《思益經》、《勝鬘經》、《金剛經》、《大乘起信論》等經論,以及弘一大師的律學,太虛大師、印順論師的慧學著作,有了相當深度的認識;在研究所的三年期間,除了加強了梵、藏、日、英的語文訓練,對於印度的《阿含經》,中國的禪學,增加了視野,特別在中觀及瑜伽方面的努力,成了他主攻的範圍,並且撰作了幾篇頗具學術水準的論文。一九八五年修畢佛學研究所的課程時,本擬提出論文,由於忙著留學準備,遲遲未能如願。如今的本書所收各篇,雖非出於畢業論文形式,以其素質而言,已是夠分量的。佛學研究所樂為出版,以資鼓勵,並期帶動國內學佛青年的研究風氣。
中華學術院的佛學研究所,已於一九八四年起停止招生,另於一九八五年夏,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接續招考第四屆學士以上的研究生。惠敏法師則於本年度通過日本交流協會的公費留日獎學金,即將於四月一日,負笈東瀛,就讀國立東京大學院,專攻印度佛學。此對本所而言,也沾一份光彩。在他出國前夕,本書得以問世,有其深長的意義。承作者相邀,略述所知如上以為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開證法師《慈恩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