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鄧克銘仁者《大慧宗杲之禪法》
在我的學生之中,鄧克銘君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青年,他在高中時代,曾熱衷於新儒學的探究,並且獲得老師及同學的期許,唯臺大法律研究所肄業而又通過司法官特考之後,考入了當時尚在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校園內的「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第三屆,那是一九八三年的八月。那時他二十八歲,已有一份非常忙碌的工作,面試時,我和成一法師,都曾為他能否讀完三年的學程擔心,結果他以過人的資稟及堅韌的毅力,在修畢第三年的佛學課程時,提出了這篇論文。使我感到欣慰,也受到成一法師及楊白衣教授的嘉許。
這篇論文的主題,是在介紹並探討大慧宗杲禪師的禪風及其影響。以五個單元來逐一論列:第一章〈大慧開悟前之師承與交遊〉,第二章〈大慧對當時禪風之反應〉,第三章〈參無字話頭〉,第四章〈大慧之作風與影響〉,第五章〈結論——參話頭與般若智慧之啟發〉。
大慧宗杲禪師在中國禪宗史上,是一員振衰起敝的中興大將,也是一位多姿多彩奇峰屢起的大師,對於禪修法門的成就,不僅蓋乎當世,對於參無字話頭的提倡,影響及後代乃至迄今的日本禪林,而他對於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的接引,也別具方便。大慧時代(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除了他所屬的臨濟法脈的活躍,尚有曹洞系下的宏智正覺禪師,提倡默照,由於大慧亟力排斥默照禪,竟然使得默照禪與大慧所弘揚的話頭禪,在中國禪宗史上齊名,因為他既反對默照的方法,卻又敬重宏智正覺禪師的行履操守。
大慧的事蹟和思想,可從其《年譜》、《語錄》、《宗門武庫》、《禪宗雜毒海》、《正法眼藏》等現存的諸書中見到,距今雖已八百三十年,每每讀其書,仍有親見其人的感受。在各種有關禪史及禪案的文獻中,雖常見到介紹大慧禪師的禪風及案例,至於以他為主題而做全盤研究的,應該要以鄧君這篇論文為首。所以本所樂為出版,以資鼓勵,並用以奉獻給關心本所的人士。
鄧君忙於工作讀書,以致年逾三十尚未成家,在家居士成家乃正常事,日前已帶他的未婚妻陳小姐來見我,告訴我即將於十二月結婚,並囑我為其論文的出版寫序,我願假此寫序的機會,向鄧君說兩聲恭喜,祝福他的論文出版,也祝福他們的婚姻圓滿,共浴法海,同享法樂。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惠敏仁者《中觀與瑜伽》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