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見正仁者《印光大師的生平與思想》
印光大師(西元一八六一─一九四○年)被譽為中國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又被尊為近代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師之一,可知他對中國佛教影響之深遠,乃非一般僧俗佛子之所及。
印光大師的卓越貢獻,是以書信方式,誠摯的用語,化導當時的知識分子信佛念佛,不在於佛教思想的融貫和創發。當時的佛教環境,僧侶無法獲得適度的養成教育,素質相當低落。因此,太虛大師(西元一八八九─一九四七年)主張建僧會與辦僧教育,印光大師則一方面不度出家弟子,一方面倡導「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的在家佛教。
考察印光大師的觀念,雖有濃厚的儒家色彩,然其基本立場仍是佛教的,他的目的是儒為佛用而引儒入佛。尤其以念佛法門,勸導大眾,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為信仰的佛教,開闢了廣大的天地,成就了無數人的善根。
今天我們研究印光大師,不僅是為光揚他的化世悲懷,更要緊的是承先啟後,看看我們能向印光大師學到些什麼?以利於明日佛教的跨步向前。
本書的作者見正法師,是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第四屆畢業生,本書便是他的畢業論文。以一位出身於逢甲大學銀行保險系的尼青年,本無佛學基礎,也無寫作訓練,修完本所三年的學程,便提出論文而獲得評審通過,實在值得鼓勵。
本書的文字結構及其內容,是有可讀性的。本所樂為出版,我也受作者之請,樂為之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昭慧仁者《如是我思》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