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開創人間淨土——法鼓山當代藝術品義賣》

聖嚴法師

序《開創人間淨土——法鼓山當代藝術品義賣》

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偉大的藝術家與偉大的宗教,往往不可分割。藝術家藉宗教藝術的創作而不朽,宗教的精神藉藝術的生命而傳世。

在現存的世界性各大宗教之中,佛教的歷史最久,佛教不僅為人類創發了智慧與慈悲的教理思想,也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許多藝術創作。

在中國的舊社會中,詩人及藝術家們,多半會接觸佛家的超越與空靈,以豐富充沛藝術創作的生命,以恢弘提昇創作層面的意境。故表現的手法上,往往富有禪味的風格,詩中有禪詩;畫中有禪畫;雕塑及繪畫中有意超形外的佛菩薩及羅漢像等造型。

古代的高僧,也多半能詩善書乃至工畫,詩畫等的藝事,雖非他們的專長,但從歷代高僧的著述中可以發現,能作文者必能寫字,也會吟詩,往往兼通詩、書、畫的三藝。正因為出家人對文藝不是外行,故也常被文藝界的高人,視為方外知音。

由於時代環境的變遷,現代中國佛教界的僧尼,通曉文藝的很少,藝術界也多將吸取新觀念及新技術的目標,移向歐美的西方。以致除了少數人尚與傳統的中國佛教,保持接觸之外,佛教界與藝術界,似乎顯得疏遠了一些。

我為了培育高水準的佛教教育、學術及文化的人才,以期將傳流了兩千多年的佛教,在人間復興起來,為我們的社會奉獻理性的智慧及感性的慈悲,故在十年前於臺北北投創設了「中華佛學研究所」,每年招考十名大學畢業以上程度研究生,給予三年密集課程的佛教學術及佛典原典語文的教育訓練,成果卓越,畢業生中已有兩位獲得東京帝大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到本所任教。其他尚有十多位畢業生,分別前往美、日等國深造中。本所與美、日、泰等諸國的著名大學,締有交流合作的條約,並與國內外諸著名學府聯合主辦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

由於「中華佛學研究所」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乃以「全面教育,整體關懷」為其方法,故在教育設施的增加,開展項目的增多,並且朝向人文社會學院的目標推動。所以自一九八九年以來,在臺北縣金山鄉,陸續購進了山坡地四十八甲,命名為「法鼓山」,第一期工程預定於本(一九九三)年八月三十日,舉行動土典禮,工程費用除已購土地不算之外,尚需新臺幣十二億元。為了籌措龐大的經費,幸得國內名收藏家葉榮嘉先生的協助,邀集國內藝術界特別發起了一項「當代藝術品義賣會」,全省六家畫廊如傳家、東之、鴻展、印象、新展望、高高等,請到一百多位第一流的藝術家,不計名利,提供精心的作品,熱烈贊助此項義賣的盛舉,借臺北市新光美術館,於九月二日至四日預先展出,九月五日舉行競價義賣。

這項義賣,說明了當代諸大藝術家們,對於法鼓山教育理念的認同,對於法鼓山弘化事業的護持,也即是對於佛教的接觸與協助,這是歷史性的偉舉。

這項義賣,共分水墨、書法、膠彩、油畫、水彩、雕塑等六大類,不僅是當代藝術精品的大集合,也表現出當代藝術界著名大家的真善美的具體行動,集體表達了他們偉大的奉獻精神。所以這項義賣,是歷史之真、愛心之善、藝術之美的大結合。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慈善義賣會,故也必有許多仁人善士,大心的菩薩,前來參與盛會,認購這些稀世之作,既可用作珍藏,也為法鼓山的工程,做了萬古不朽的無量功德。

義賣會的畫冊,編印成書,乃是一項難得的紀念,我要趁此機會,向葉氏勤益文化基金會捐資印行致謝,也向協助這項義賣會所有的相關個人及團體,表示無盡的敬意和謝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于凌波居士《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通序「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