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林保寶居士《耕耘心田》
一項理念的推動,必須有賴於眾多因緣的促成。
正人說話,縱然用的是旁門左道的語句,也有匡世警俗的功能;邪人說話,縱然引的是古聖先賢的經文,也有腐蝕人心的作用。
因此,只要用之得當,一切法都是佛法;只要說得正確,一切觀點都是佛法的智慧。我們所提倡的「人間淨土」,不僅是佛教徒的工作,必須結合人間的每一個人來共同努力。立場可有不同,看法也可各異,只要方向相同,便是與我們同道同修的菩薩伴侶。
《耕耘心田》這本書的出現,就是基於如上的構想而來。一九九七年,我們為了呼籲社會大眾,營造「人間淨土」的共識,便有一班菩薩群共計十八位,組成了一個策畫小組,分頭邀請各個領域中的菁英學者,擔任講師,在法鼓山臺北市的安和分院,開設了「社會公益系列講座」,每週講出一場,分為四季的四個主題:1.心靈的感動與分享。2.彩虹心地,家庭新樂園。3.健康、和諧、航向未來新夢土。4.天地最是有情人,關照生命的感動。共計五十位講師,無一不是一時之選的名家。
每場均由青年作家林保寶菩薩筆錄成文,透過他優美而富於感情的心眼,表現出來的演講內容,篇篇都是那樣的娓娓動人。定期在中國時報的「浮世繪」版,連續刊載,給讀者群作第二度的分享,獲得不少讚美。
現在,將之彙輯成冊,交由法鼓文化公司出版問世,算是第三度與廣大的讀者群分享了。美好的作品,應該如此,這也正是我們所要推廣的好事。所以樂為之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推薦序《世界徵象》——化危機為轉機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推薦序游乾桂居士《用佛療心》——架構心理學與佛學的橋樑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