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吳京居士《陪孩子快樂成長》

聖嚴法師

序吳京居士《陪孩子快樂成長》

吳京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三個孩子的好父親。一九九八年二月卸下教育部長的官職之後,一方面重回成功大學教書,另一方面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的推動,同年九月在慶祥文教基金會的安排下,展開全臺灣二十五個縣市的巡迴演講,重點置於關懷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為家有孩子的父母們提供建言,也為正值青少年期的孩子們提供方向。

因為吳京先生自己有三個孩子,在美國生活了三十四年,回國之後,歷任成大校長、教育部長,同時也是教改會的主要成員,故對國內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和社會環境,抱有極高度的信心和熱忱。從現代人的角度,以國際性的視野,深入的了解到,今日臺灣對孩子們的教育問題,雖然相當嚴重,卻也非常樂觀。所以當他離開公職後,並沒有離開臺灣,而是以另一種社會公益運動者的身分,繼續奔走呼籲,向做父母親的,以及他們的孩子,奉獻出他的經驗和智慧。好讓每一個家庭中的孩子,都能快樂和健康地成長。

臺灣的教育制度,有其優點,那就是逼著孩子們拼命讀書,考試成績相當不錯,卻也正是大缺點,這使孩子們,變成一個個光為應付考試的機器人,父母們為了期望子女成龍成鳳,便做了這種各級升學制度及大專聯招制度的幫手,只求孩子把應考的功課做好,至於人格的養成、心智的發展、群體的責任感,以及獨立思考的個性、興趣等,都忽略掉了。所以孩子們在青少年時代,都是父母親的附屬品,過得相當的不快樂。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成人的孩子們,也做了父母之時,很可能以同樣的觀念和方式,教育他們的下一代。

由臺灣移民去北美的華人社會中,我親眼見到過幾個類似的例子,最近在紐約也發生了一件:一對夫婦,都很優秀,收入很好,育有兩個女孩子,大的今(一九九九)年就要高中畢業,預備進入常春藤聯盟大學。她在學校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她的父母還逼她樣樣要好了更好,連應該是她自己支配的時間,都被剝奪了。結果這個女孩子,不但交了男友帶回家,而且在書包裡也藏了毒品,這使得她的父親火冒三丈,第一次採用了嚴厲的家法,在她頭上打了兩掌。孩子什麼也沒有說,從此失蹤了,過了兩週,這對夫婦便接到法院的通知,且以虐待未成年兒童的罪名,判刑入獄,終以重金保釋,官司卻未了結,孩子已被保護兒童的機構安置收留照顧,父母想見她一面的權利都喪失了!我想這種案例,在西方人的家庭裡是不會發生的。

記得吳京先生於一九九六年剛就任教育部長不久,我為籌設法鼓人文社會大學的事,前去拜訪請教,雖是初次見面,由於他的開朗直爽,談到教育理念,彼此都有共同的心願,給我的印象良深;那年的九月法鼓山教育園區第一期工程的奠基大典中,我們設置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個地宮,埋藏代表今日臺灣佛教的各項文物,到西元三千年後,始可開啟。吳京先生以部長身分前來致賀並主持儀典後,仍不想下山,和我共進晚餐,席間我向他提出教育工程的報告,認為教育並非僅靠學校的設施,宜將之延伸到人的一生中去,當由青年男女決定結婚之前,就要開始討論如何準備迎接孩子的來臨。父母有了健康的身心,才能孕育具有健康身心的孩子,接下來是父母共同努力的胎教、嬰教、幼教、家教,加入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成人教育,乃至臨終教育,總名之為人的終身教育。當時的吳京先生已是一位大忙人,這樣和我一聊,幾乎忘掉了下山回府的時間。

現在的吳京先生,雖已不當部長,他的許多想法,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是非常有用的,我雖未能參與他的巡迴演講,但在此書出版之前,能有機會提先讀到,獲益良多。又被邀請為之寫序,更是我的榮光。我願虔誠的向讀者們介紹:只要你關心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問題,這真是一本人人該讀的好書。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推薦序鄭振煌居士譯《心靈神醫》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王尚智居士《人生多起伏,眺望新出路》——這個年輕人和他的書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