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陳辭修居士《做,就對了》
《做,就對了》是陳辭修先生的第一本書,是他一路走來最真切地體驗。
認識辭修是在菁英禪三的時候,憨厚的外表下,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體驗。在禪修期間是全程禁語,學員之間沒有例外,最後在心得分享的座談會時,才彼此互相介紹、溝通,這也讓我才開始了解到他。
在專業領域裡他是一位公關及危機處理的高手,常有獨到的見解。這方面的長處與智慧,並不是憑空而來,乃是他一路走來,不斷從做中學習的過程中,創造出人生的價值。
書中提到他每一個時期的經歷,讓人感受到他總是能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個人的模式,在艱辛的任務下,以持續的毅力,不變的決心,加上幽默感,面對一切。從不很懂得,到漸漸熟悉,終於成為業界的翹楚,這不能說是奇蹟,實在是他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公關策略上,他從不以事件的價值或是市場的眼光,論斷事情該做或不該做,而是將它的價值建構在公益的本質上;他堅持崇高的理想,接納自己、鼓勵自己,進而接納他人、鼓勵他人;給自己與他人成長的空間,讓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成為大有用的人才。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出家子弟跑去請教他一位很有智慧的師父,他跟在師父的身邊天天問同樣的問題:「師父啊!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問得師父煩透了。有一天,師父從房間拿一塊石頭,對他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去賣,但不要真的賣掉,只要有人出價就好了!看看市場的人出多少錢買這塊石頭。」
弟子就帶著石頭到市場去,有人說這塊石頭很大、很好看,就出價兩塊錢;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做秤砣,出價十塊錢,結果大家七嘴八舌,最高也只出到十塊錢,弟子很開心地回去告訴師父:「這塊沒有用的石頭還可以賣到十塊錢,真該把它賣了。」師父說:「先不要賣,把它拿到黃金市場賣賣看,也不要真的賣掉。」弟子就把這塊石頭拿去黃金市場,一開始就有人出價一千塊,第二個人出一萬塊,最後被出到十萬塊。弟子興沖沖跑回去,向師父報告這不可思議的結果,師父就對他說:「把石頭拿去最貴最高級的珠寶商場去估價。」弟子就去了。
第一個人開價就是十萬,但他不賣,於是二十萬、三十萬……,一直加到後來對方生氣了,要他自己出價。他對買家說:「師父不許我賣,只是來詢價。」就把石頭帶了回去。回去後對師父說:「這塊石頭居然被出價到數十萬呢,師父。」
師父說:「是啊!我現在不能教你人生的價值,因為你一直在用市場的眼光在看你的人生,人生的價值應該是在一個人的心中,先有了頂尖的珠寶商的眼光,才可以看到真正的人生價值!」
辭修就是一個堅定自己人生價值的人,從做中造就自己,利益他人,所以我樂意來推薦他寫的這本好書,給更多的人來分享!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耕耘播種——中華佛學研究所二十週年特刊》——我是這樣走過來的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