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連寶猜居士《微笑菩薩》
陶源精舍陶藝教室的連寶猜女士,已有二十四年的專業經歷,她的作品,包括三種精神:實用價值、藝術創作、宗教信仰。不僅聞名於國內,同時也享譽於國際。
這本新書,是由潘煊小姐執筆,側寫連寶猜這個人的人生際遇、宗教修養、對於藝術生涯的堅持、對於真善美的執著。一共二十八篇,文字優美,都像是散文詩,尤其是寫恆河的那一篇;情節生動,根本就是一則一則的小小說,特別是〈紅塵覺者〉的那一篇。
書中主人的心地純樸、性格敦厚、樂觀敬業。她到處尋訪天底下的佛菩薩古雕塑,特別讚美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佛像,並說:「中國的佛像笑得最開心。」因此她也以三分之一的時間,創作供養用的聖像,就用微笑菩薩的祥和歡喜,與人結緣。
連寶猜對中國北魏的佛頭,說是「笑得好自在」,又說:「有如嬰孩般的笑,笑得那麼忘塵,看著眾生的眼睛,瞇成一條長線,嘴角微揚,凝神靜聽一切的心聲。」那樣樸質與寧靜的笑顏,對於連寶猜的佛像創作,影響極大,她也是用非常簡要的線條,傳達單純、柔美、和善的信息。
書中主人,也曾屢次遇到不順心的人物和事情,但都能以她的佛教信仰和創作的修養,化解於無形;心中留下的,便是菩薩的慈悲,和無邪的童顏。她形容一個印度的小男孩,是「飛奔的佛像」;形容她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奉獻撲滿給慈善機構時的模樣,「胖嘟嘟的臉,綻開溫煦的笑容,就像一尊小彌勒佛。」她就是以這樣的心境,塑造菩薩像,使她自己快樂,也讓他人感受到幸福;因為她塑每一尊供養菩薩之時,「都有嬰孩般純淨的喜悅。」
這本書,是介紹連寶猜這個人的宗教生命和陶藝生命,活活潑潑的許多故事及其美與善的心聲。它不是傳記文學、也不是陶藝的論著、更不是宗教的傳道書,乃是一本給人分享溫馨以及給人希望的優良讀物。所以樂為寫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陳辭修居士《做,就對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