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第一屆.第二屆漢藏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班結業紀念冊《札西德勒法鼓山》

聖嚴法師

序第一屆.第二屆漢藏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班結業紀念冊《札西德勒法鼓山》

由於蒙藏委員會,為了照顧來臺灣弘化的藏傳佛教僧侶,協助他們加強漢文化的素養,以便利對於臺灣民眾的宣化功能,故自二○○一年起,委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承辦「漢藏佛教文化交流研究班」,為期每屆一年結業。迄今已歷兩屆,本所能被選中,接受此項任務,感到榮幸。

本人雖然是專攻漢傳佛學的比丘,也是修持漢傳佛法、弘傳漢傳佛教的比丘,但我也極關心藏傳佛教的傳持。我曾編有一冊《西藏佛教史》,也曾譯過一冊《密教史》,我亦曾經和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在紐約公開舉行過漢藏佛學對談大會。

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自從一九八一年開始招生以來,便將藏文與梵文、巴利文的三系佛教原典語文,列為學生的主修課程,並且培養了傑出的藏文佛學師資人才。因此,在我們法鼓山的佛教專業圖書資訊館中,庋藏有各種版本的西藏《大藏經》,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可說非常完備,對於研究藏傳佛教的學者們來說,相當便利。

近年以來,從中國大陸、尼泊爾、印度以及歐美各地,前來臺灣的西藏僧侶,已有數千人,程度有高有低,對於今日臺灣佛教文化的了解,也有待進一步的熟悉,庶不致將原本人間性的佛法,被民間信仰層次的色彩所混淆。

使我們非常高興的是,這兩年中,考取我們法鼓山「漢藏班」的年輕喇嘛們,資質都很優秀,學習的興趣也都很高昂,他們之中,有的已具有格西、堪布、仁波切的資格身分,有的已有漢語基礎,所以進步相當快速。相信他們在深入臺灣的漢文化社會之後,來弘揚藏傳的佛法,將會為多元的臺灣佛教,帶來開創性及激勵性的效果。

際此漢藏班第一屆、第二屆共同出版結業紀念冊的因緣,出版專集,應其編者索序,謹撰數語,用表感謝與祝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達賴生死書》中譯本——臨終時的明燈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鄧美玲居士《雲水吟——禪宗溯源之旅》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