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臺灣好生活》電子報創刊——為社會注入陽光
從《臺灣好生活》電子報創刊號宣言,知道這份電子報的目標與宗旨,及希望達成的願望。此電子報是由一群資深或退休新聞從業人員,及熱心媒體改革的專業人士擔任義務編輯,並且透過網路傳遞給社會大眾閱讀的電子媒體,是一種既方便又經濟實惠的作法。
近年來,看到臺灣媒體界普遍傾向於報導負面新聞,或扭曲、誇張式的報導,使得社會人心更混亂。媒體會往這方面競爭,無非希望多一點廣告,多一點讀者。而這一份《臺灣好生活》電子報,不靠廣告,人事費用也很少,目的在於希望對臺灣社會起正面作用與影響。
事實上,臺灣社會並沒有如一般媒體所報導的那樣壞,臺灣的好人及好事還是很多,只有少數人為了在新聞媒體上多曝光,而做一些誇張動作和譁眾取寵的話,再透過媒體的渲染,讓人感覺到這個社會好像很亂,民眾沒有公德心的樣子!
其實不一定如此,我到處遇到好人、有公德心的人,所以我是主張,天天是好天,人人是好人,處處是好地方,俗話說「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我則認為「每一步都可接觸到芳草」。如果我們用邪惡的態度,或猜疑的態度來看人,那大概都是壞人,如果用正確、善良、智慧的眼光來看人,那麼所見都是好人。
媒體工作者若能從這個角度報導新聞,並以同情心、慈悲心發揚光明面,如此社會黑暗面自然會消失。因為社會之所以有黑暗面,是由於陽光不充足,因此當我們見到黑暗,應加強陽光,亦即加強光明的報導,這個社會自然是光明的。
因此我相信這份《臺灣好生活》電子報,一定會有前途,因為它的宗旨在於促進臺灣社會的好生活,所謂好生活,可以是安定的、健康的、幸福的、衛生的、安全的、和諧的,這些都可以是所謂的好生活,不管有錢沒錢,都可以享受好生活。
現在的臺灣社會,看起來大多數人都在追求財富、迷戀政治,似乎除了政治與財富外,沒有可以追求的。其實不然,仍然有很多人投入服務公益事業。例如,許多人來到法鼓山奉獻,每一個人都是好人,即使有的人過去曾做過什麼壞事,但是過去做的事已經過去,現在到我們這裡來做好事,就是個好人。
我相信《臺灣好生活》電子報是一份充滿希望、陽光、活力的大眾媒體,我祝福這份報紙的從業人員,共同發長遠心,也希望更多的人,來做這份電子報的義工,這樣一來,臺灣會比今天更好。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潘煊居士《慢行聽禪——殷琪問法.聖嚴解惑》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