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林子青文集」——創造歷史的林子青居士
法鼓文化將在今年(二○○八年)陸續出版林子青老居士的文集,一共四冊,這是一套超過五十萬字的大書;是林子青居士除了弘一大師研究的著作之外,比較完整的一套文集。
這套書是由林子青老居士的女兒林志明女士蒐集及整理,我向林女士提議:「最好能夠把老居士的著作,出版成為一套文集,可以讓後人做為研究的參考;否則只留下一些初稿,是永遠沒有人可以看得到的。」於是她就著手把林老居士的文章、文稿整理出來。
整理完成之後,我問她要在哪裡出版?她說:「大陸河北省的柏林禪寺重建者淨慧老法師願意出版,但沒有把握是不是一定會出版。」我說:「如果淨慧老法師不方便出版,那就在臺灣出版。法鼓文化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但是,這是一本大書,法鼓文化如果不能承擔,就由我來募款,一定要把這套書出版。」
現在,這套書終於出版了,我非常地高興;相信最高興的應該就是林志明女士,因為這是她父親的遺著。
我和林子青老居士的關係是從上海靜安佛學院開始的,其實林老居士在上海靜安寺住不久,教書不到兩個學期,他主要教《古文觀止》。林老師的古文課,我不是聽得很懂,但是他解釋得很清楚。另外,他又替我們上英文課,上的是小學的英文,因為我會背,所以每次考英文都是一百分,因此他對我的印象很深。
他不僅懂英文、中文,而且日文也很好,我到過他的房間,書桌上堆了很多日文的佛教書籍。他教我的時間雖然不多,但是我很佩服他,他的儀表非常地莊嚴,少年時曾經出家,法名慧雲,曾到臺灣的靈泉寺傳戒當任戒師。
這一套書內容相當豐富,一共分為四冊:
(一)第一冊為詩文集,分成兩大篇,第一篇是詩集,包含《煙水庵詩稿》以及其他的詩文合集;第二篇是散文集。
(二)第二冊是書信集,我們知道弘一大師的書信相當豐富,而林子青的書信則有十七萬字之多,這是從二十世紀六○年代以後,寫給佛教界長老以及各界朋友、家人的書信。
(三)第三冊為傳記集,分成兩大篇,第一篇人物篇,有《釋迦如來一代記》及高僧、居士、學者的傳記;第二篇為碑銘篇。林老居士素有文采,對古文的修養、對佛教的典故非常地熟悉,撰寫寺院塔銘是他所擅長。文革之後,許多寺院重修時,都會邀請他題寫碑記及塔銘。傳記集還附有林老居士的簡譜和小傳。
(四)第四冊是佛學論著集,所收錄的《因明入正理論》是學術著作,《量之定義》是因明類邏輯的書,此外還有一些短篇的文稿。
在這四冊中,每本前還有我和大陸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覺醒法師以及林志明女士的序。由這套書中,可以看到林老居士的一生,也可以看到近代中國佛教的縮影。
法鼓文化為了報我的師恩,出版這套書。希望這套書出版之後,道場、學者們都能來請購這套書,或是林老居士的學生、朋友們也能夠買這套書送人,除了是對法鼓文化的鼓勵,也可以讓林老居士的行誼成為現代人學習的典範。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吳若權居士《甘露與淨瓶的對話——聖嚴法師開示,吳若權修行筆記》——轉念之後,柳暗花明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序《第二屆國際關懷生命獎大會手冊》——生命,不只屬於我們自己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