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自序
《聖嚴文集》自序
一個學了佛、出了家的人,本不應該被文字所轉,更不應該玩弄文字而以著作家自居。但是文字能夠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做人、如何學佛而至如何成佛,文字也可做為我們表達思想與傳播思想的工具。因此,我從文字中得到了啟發,也用文字寫出了自己的所得與所見。
五、六年來,一邊讀,一邊寫,這次由於數位師友的鼓勵出書,勉強蒐集整理,竟達百餘萬言,為了出書的字數及其分類的限制,只能選取其中的三分之一。
不過,在這三本書中,已可代表我的修學過程,並也表達了我對佛教與人生的嚮往。同時,書的內容雖分三類,書的中心卻是一貫的:《佛教人生與宗教》是討論我人的安心立命之道;《佛教制度與生活》是討論教會教制與佛子生活的何去何從;《佛教文化與文學》,是討論佛教教義的傳承與發揚。
我始終相信:人要生活得有意義,必須有其安心立命之道,有了安心立命之道,必然進而有其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在其生活實踐而致得到實益之後,又必起而弘揚他的安心立命之道。我的成就雖然微不足道,也不敢說有多大的時代價值,但能有此一貫的文字形態,貢獻給我們的時代,以期拋磚引玉而已。
知見隨著年歲增長,也隨著年歲昇華,故就這次出書的機會,把過去欠妥之處修正了一些,不足之處補充了一些,甚至有的題目也重新換過。但那均為小節,至於我的基本觀念,迄今尚未有所改變。這是應該說明的,也是值得告慰的。
再有,這三本書,雖以類別,分印三冊,但因寫作之時並無出書的計畫,故其篇章的編排,非如專題著作的條理井然。尤其《佛教文化與文學》一冊,在討論文化與文學外,收了幾篇讀書心得與新書評介。又因我曾學過文藝寫作,故也附錄了兩個短篇小說。然皆不出文化與文學的範圍,所以集成一冊。
最後,謝謝星雲法師的鼓勵與協助,也謝謝幾位熱心預約資助印費的法師和居士。如說書中尚有可取之處,皆是他們的功德所致。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上篇 他序|《大悲心水陸儀軌》修訂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