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三要》總序
不善於邏輯思辨的人,最好學習禪法,因為禪是離相無相教外別傳的體驗,而非哲學。
專精於哲理思惟的人,正好學習禪法,因為禪是通透原理涵蓋內外的實證,而非空談。
不信神鬼的人,最宜接受禪法,因為禪是自證自悟不假外求的自我開發,非僅宗教信仰的安慰。
虔信宗教的人,更宜接受禪法,因為禪是洞察宇宙安頓人生的終極關懷,非僅理論知識的滿足。
禪的表現,既富文學藝術的氣質,也合科學實驗的精神。
禪的作用是平衡身心,通達內外,能以理性處理自己的問題,並以慈悲面對他人的問題。
禪的現象,是以平常人的平常心過平常人的平常生活。
禪的內容,是以無我無私的胸懷,展現海闊天空的視野。
禪是現實生活的靈泉,閒人需要它,忙人更需要它;它使閒人有許多的事情要做,也使忙人有更多的時間可用。
禪是可高可低、可尊可卑、可深可淺、可大可小、可難可易的存在,它不屬於任何一種類型,也未離開任何一種類型,所以它能歷久彌新而受到普世的歡迎。
目前國內,雖有不少人在寫禪、講禪、教人參禪,但當我剛從國外回來,在十五年前的臺灣,學禪論禪的尚不多見,以正確的禪法,教人實踐的例子則少之又少。所以自一九七六年以來,我一邊從事教育事業,同時也在東西兩個半球,主持禪七,編撰禪籍,推廣禪修活動,迄目前為止,已主持了九十三期禪七,教授了近兩萬人坐禪,出版了十五種中英文禪書。分別在臺灣及英美各地發行。
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居士,曾為我編集過一冊《聖嚴法師法鼓集》,由九歌出版社發行,反應相當好,如今再為我編集三書,命名為《禪門三要》,交圓神出版社發行,其主要內容是依據我的原著《禪門修證指要》、《禪門驪珠集》以及其他諸書的選錄,共成三冊,分別輯為《禪門驪珠》、《禪門修證》、《禪門解行》。經過清玄的精心挑選、巧手編集,使我的文字獲得了更多一層的活力,因此謹署數語,用表謝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下篇 自序|《牧牛與尋劍》自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