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手冊》序言
中國佛教共有大小乘十宗,但在宋初以降,普及的修行方法,不出禪淨二門,或者是參禪念佛,禪淨雙修;或者是禪淨分流,一門深入。
大致上說,禪修者多半會念佛,專修念佛者未必會參禪。因此,念佛修行是中國佛教的最大主流。
我們法鼓山農禪寺,雖然以指導禪修聞名,但是我的修持基礎,是從念佛開始。最早參加的團體共修,便是少年時代在狼山打佛七;最早主持共修,便是一九六○年代應邀在臺灣屏東的東山寺擔任主七和尚。農禪寺週六念佛會的盛況,始終都超過週日禪坐會的人數。每年兩次的佛七,也都非常殊勝,遺憾的是由於我常出國,每年只能擔任一次佛七的主七,另一次則由弟子們負責。
為了彌補這一個缺失,到了一九九五年初,我便交代果懋比丘尼,蒐集我歷年來於佛七中及念佛會的相關開示,著手編輯一本《佛七手冊》,便利參加佛七的菩薩們了解為何念佛?如何念佛?念佛的人應當如何?佛七的意義,念佛的觀念、方法、功能是什麼?花了半年多的時間,編成初稿,再請果建比丘協助改進,補充資料,最後經我審閱,便完成了這本手冊。
這兩位弟子都未有過編書的經驗,能夠有此成就,可謂難得。
因為編印這本手冊的目的,是提供來本寺參加佛七的菩薩們,做為念佛修行的補充材料,所以不準備對外訂價流通,也不打算做大量的結緣贈送。在其即將付梓之際,謹述其緣起。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下篇 自序|《法鼓山的方向》自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