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戒律學綱要》韓文版發行
《戒律學綱要》這本書,是四十多年前我在臺灣南部美濃閉關時期寫成的。我寫作此書,乃是有鑑於長期以來中國社會對於佛教戒律的印象,若非過於嚴格,就是流於鬆散。嚴格者令人望而生畏,只能束之高閣;鬆散者則流於鬆弛、懈怠,乃至荒廢不持,兩者都非常可惜。其實,臺灣當時也有少數幾位出家法師和居士投入戒律的研究,也曾產生若干本關於律學的著述,只可惜內容太過艱深,一般人不易讀懂,也就不容易接受,或者照著去做了。因此我便發願,要把我所理解的戒律精神,即佛教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產生並遵循的戒律,以現代人可以接受的語言,和現代社會可以認知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得戒律能以一種簡明且普及的型態,讓現代社會的佛教徒可以遵循並且持守。
對佛教的修行人而言,不論是出家法師或是在家居士,戒、定、慧三學乃是解脫道和成佛之道的基礎,其中又以戒為三學之母。《華嚴經》便講「戒是無上菩提本」,也就是說,要成就無上的菩提,一定是從戒律開始的,這便是我撰寫《戒律學綱要》的立場與初衷。在我著手寫書之前,一則遍讀了早期譯成漢文的印度著述,另也詳究華人世界自古以來關於律學的註疏,從中加以分析、排比和研究,始有本書的問世。因此,本書既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亦著重實用的一面,是任何一個戒子,無論在家或出家菩薩,都可以讀懂,並且了解到,戒律並不是那麼難以持守的。
本書出版以後,已成為臺灣佛教界每次傳戒時,戒場贈予每位新戒子的結緣書。它原是定價上市銷售的,並非結緣書,而是因為有些人讀過以後,覺得相當受用,因此大量購買結緣。
除了在臺灣發行之外,中國大陸近二、三十年來,也把這本書當成是所有佛學院的戒律學教材。另外,在越南也已有了越南文譯本,在當地的許多佛學院和寺院,被視為一本必讀的教材,這都是讓我意外之事。現在韓國籍的真目法師,也將此書譯成韓文,在韓國發行。真目法師的年紀很輕,他是一九六三年出生,一九九一年在通度寺受沙彌戒,一九九四年於梵魚寺受菩薩戒,目前在幾個佛學院教書,也是好幾個寺院的住持,由於他曾經在臺灣基隆大韓佛教曹溪宗分院修禪寺擔任過住持,中文造詣也相當優秀,今為此書在韓國發行邀我作序,乃是我的榮幸。
最後,謝謝真目法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把此書的來龍去脈,為韓國的讀者們略作介紹,是以為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5 書序|下篇 自序|序《正信的佛教》三書簡體版發行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