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上篇 演說|環境保護

聖嚴法師

環境保護

佛教是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的宗教,釋迦牟尼佛出生在藍毘尼園,在林中修道,在樹下成道,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佛陀教化弟子的幾個大伽藍道場,都是園林,例如祇園、竹園、庵羅園等,乃至最後涅槃,也在娑羅樹下,所以告誡出家弟子們,樹下一宿之時,那就要當作自己的家來愛護。

佛在經律之中,也告訴大家,不僅要愛護一切動物,乃至草木也不可任意傷害,把一切草木,視作眾生生活的家園。在本生故事中的菩薩,曾經是一隻小鳥,為救森林火災,便奮不顧身地以羽取水滅火。《華嚴經》中的一切山水草木,都是大菩薩的化現,因此相信一切生物無生物都是佛的法身,不僅黃花翠竹皆說佛法,石間的頑石,也能領會佛法。所以,佛教徒會把我們生存的環境,當作自己的身體來看待。佛教徒的修道生活是絕對簡樸清淨的。

可惜我們的世界,由於過度的開發,化學藥品的濫用,造成自然資源的迅速耗損,自然環境的急速破壞,各類物種的快速消滅,也就等於加速了地球末日的早日來臨。人類雖都不希望地球的末日來得這麼快,卻又很少能在這種危機意識下,來共同努力搶救地球的命運。大家仍舊每天每天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製造更多的廢棄物,汙染大地、汙染大氣,汙染河川海洋。熱帶雨林的面積愈來愈小,生物的種類愈來愈少,沙漠化的土地擴展得愈來愈快。如果不再加以控制及改善,不待地球毀滅,人類便已絕跡了。

現代世界,大家也都知道要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採取垃圾減量,垃圾分類、資源回收,重複使用。但是我們依舊在每天消耗大量的能源,製造大量的廢棄物及汙染物。在古老的農牧時代,垃圾可以成為回歸自然的肥料及泥土,可是,現代的工商業所消耗的自然資源,是永遠無法彌補的,現代文明產生大量汙染,就像為大自然製造了大量的癌細胞一樣可怕。

我們並不詛咒現代化的工商業及快速發展的科技生產,但是我們不得不呼籲全世界的宗教及精神領袖們,共同來勸導全人類,在從事工商業及科技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絕對不能僅為科技生產的好奇,不能僅為工商業的財富競爭,便持續不斷地破壞我們賴於生存的環境,否則人類的歷史不會再有一千年了!

自然資源的浪費及自然生態的破壞,原因是人類貪便利、貪財富的心理所造成,如果能夠實現佛陀所說「少欲知足」,「知足常樂」的遺教,我們只要願意用智慧的頭腦來處理問題,用勤奮的工作來從事生產,不用人與人爭,不用人跟自然爭,就會過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的團體在以如下的四句話,互相勉勵:

需要的東西不多,

想要的東西太多;

需要的東西才要,

想要的東西不重要。

人類如果為了滿足大家的想要,消耗了自然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就像是借債養債,就像是割了腿部的肌肉來滿足口腹的飢餓,借債養債,負債愈來愈多,剜肉療飢,等於慢性自殺。可惜的是人類被一時的方便及私自的利益沖昏了頭,還有人說出什麼:未來的科技能夠修正現代人類造成的錯誤,後來的科技可以解決當今科技產生的問題。又說什麼:有一批人製造出問題,就有另一批人設法處理問題;先有破壞的現象,人類才有進步的智慧。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觀念,現代人的各類生產及製造,若不同時周密地注意到保護環境及珍惜資源的措施,就等於為日後人類的環境到處埋設了地雷。所以我們必須呼籲全世界的宗教及精神領袖們,不僅要為環保工作的成功祈禱,更應該親自投入全面性的環保運動。

我所說的全面性的環保運動,除了珍惜自然資源的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垃圾減量、再生使用、清潔簡樸、不製造汙染物等的生活原則,更應學習著尊敬生命尊重他人,時時要提醒自己:除了自己之外,尚有無數的他人,除了我們這一代,尚有無數的後代子孫。

因此,我們這個僅有一百多萬成員的佛教小團體法鼓山,近十年來,正在推展一個共有四大項目的環保運動:

一、自然資源的愛惜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家庭生活的整潔及日常用品的簡樸。

三、人際禮儀的提昇及社會禮俗的改良。

四、不以一人一族及一時一地的立場做考量,當以全時空的全人類,都受到生存的保護,都擁有生活的權利,都感到生命的尊嚴,做為考量的立場。

簡單地說,以上的四項環保運動,就是自然環保、生活環保、社會環保、心靈環保。一般人士的環保工作,大多偏重於一、二兩項的物質層面,我們做的環保工作,必須從物質層面深入到社會及觀念等的精神層面;環保必須和我們各人的宗教信仰及哲學思想結合成為一種使命性的任務,環保才不致變成僅是標語性質的口號。因此,嚴格地說,人類心靈的淨化,比環境的淨化更重要,如果我們的心靈能夠沒有罪惡的意圖也不受環境的汙染,我們的生活環境也不會被我們破壞及汙染。不過,對於一般人,當從養成保護物質環境著手做起,然後次第昇華而深入到精神層面的環保修養。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上篇 演說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上篇 演說|關懷世界與消弭衝突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