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上篇 演說|多元化世界人類所應認知的「神聖」是求同存異

聖嚴法師

多元化世界人類所應認知的「神聖」是求同存異

「神聖」的定義,是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在多元化、現代化、全球化的社會中,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認知。

各宗教所認知的「神聖」,是從對於各自所依聖典、聖訓的信仰和詮釋而來,也有是從宗教經驗的啟示中產生,那些「神聖」的認知,看來是出於純客觀的所謂「天啟、神示」,事實上是源於個人因素、地域因素、時代因素,包括歷史背景、文化環境的共通性及差異性而形成的,所以不能算是純客觀的。

每一個宗教所崇仰的最高真理,應該都是完滿無缺的、絕對神聖的,可是,一旦加入了人為的因素,給予詮釋、賦予使命之後,便成為主觀的認知,就有了各別的差異。

例如我們佛教,雖以因緣論為至高的神聖,但是不否定一神論的價值觀,不是認同接受,卻能理解尊重。我們能夠承認:任何一種優良的宗教,都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也都有權利宣稱是世界最好的宗教;而我自己則不得不說,佛教是最好的宗教。

因此,為了適應多元化社會的包容性,對於「神聖」的定義和價值觀,必須重新詮釋。我們必須認知:最高的真理雖只有一個,經過各種族群的先知們親身體驗並且口傳筆錄,而流傳下來的聖典、聖訓,就會由於人文背景的不同而產生差別的觀點。如今為了挽救世界人類的衝突乃至毀滅的危機,除了保留個別族群的價值觀,同時也必須尊重其他族群的價值觀;除了自我中心的價值觀,也必須容忍他者所持的價值觀。

多元化的相互激盪,能夠彼此學習交錯成長,可以保持文化生命的歷久常新;只允許某種單一文化存在的時代社會,已不會再來,否則人類的命運,將會非常的悲慘!因此,我要向全人類提出建議:多元化世界人類所應認知的「神聖」,是求同存異。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上篇 演說|宗教領袖的願景與使命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上篇 演說|應當以「經濟及教育支援」來轉變基本教義派的認知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