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自然葬研討會致詞
由於聖嚴本人正在紐約主持禪修營,無法親聆諸位的高見指教,覺得非常遺憾。
首先感謝內政部資助這項有歷史意義的活動。因為自然葬法,在未來的世界社會,乃是勢在必行的一項工程,除了自然環保,也牽涉到生活環保及禮儀環保。世界人口,到本世紀內,極可能突破百億,死亡的人口,如果不是回歸於大自然、融化於大自然,而是用土葬,或是在火葬後的骨灰存放,逐年逐年、一世紀一世紀地累積下去,有限的自然空間,很難想像,將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事實上,希望厚葬、希望在死亡之後的遺體或遺骨,還能占有一個特定的空間位置,這已經是一種落伍觀念。現代人已很少記得曾祖父以上的祖先名字叫什麼,除了極少數的家族,過清明節還會掃祖墓,多數人已不知道百年以前的祖先遺骨,是在何處了。何況遺骨終究會化成泥土,若要追懷祖先,可做該做的事,就是見不到遺骨所在,依舊可以好好地做。
若從宗教信仰的角度而言,不論是東方宗教或西方宗教,不論是相信被佛接引往生佛國的,或是被神召回天國的,都不是遺體,也不是遺骨,而是神識,而是靈魂。就是中國的道家,主張羽化升仙,主張長生久視,也必須是活體,而不是遺蛻或遺骨。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應該配合環保的理念,改善傳統的殯葬方式。尤其臺灣是一個島嶼,空間面積不大,卻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唯有推行陸地及海洋的自然灑葬,才能讓我們所有的活人及亡者,共同來永續享用我們這個大好的自然環境。
祝福諸位健康愉快,祝福這次的研討會圓滿成功,祝福能有具體的辦法,祝福我們的社會普遍響應。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化解仇恨、跨越悲情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