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佛教與文藝的關係

聖嚴法師

佛教與文藝的關係

馬總統英九先生、前教育部部長郭為藩先生、中國文藝協會會長愚溪先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申學庸先生、文藝界大老鍾鼎文先生,以及諸位貴賓,諸位得獎人:

今天是中華民國的文藝節,祝福諸位、恭喜諸位文藝界的先進朋友們,文藝節快樂,大家好!

我今天有二重的榮譽,一是獲頒文化貢獻獎,二是代表得獎者來致謝詞,我應該在這裡謝謝大會的主席,給我這樣的機會。

印度前總統阿布杜.卡藍(Abdul
Kalam)博士在第二十七屆世界詩人大會中致詞時說:「音樂生於詩詞,詩詞生於思想,思想自創新的心智中萌發。」音樂與詩是文藝的源頭。

我聖嚴在這一生當中,也得過不少獎,從文藝方面來說,我曾經得過中山文藝獎當中的傳記文學獎,以及中山文藝獎當中的學術著作獎。另外我也得過行政院文建會的文化貢獻獎,以及中華文化復興總會的總統文化獎等。今天我又得到文藝協會的這項文化貢獻獎,使我感覺到非常地榮幸。

追溯一下佛教與文藝的關係:可以說世界各宗教都與文藝有密切關係,在西方宗教,《聖經》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學作品,裡面有許多的詩歌、散文及語錄。另外在印度的吠陀文學是以詩偈寫成的,另有二部史詩,《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和《羅摩耶那》(Rāmāyaṇa)。在佛經中的偈子就是詩的體裁,而以梵文寫成,例如馬鳴菩薩所寫的《佛所行讚》,以及《華嚴經》《法華經》《維摩經》等,都是非常優美的文學作品,裡面兼雜著詩偈。又如《中論》《俱舍論》《唯識論》等,這些都是以詩偈的體裁完成,再加以散文解釋。

在中國佛教裡以禪宗為主流的所謂語錄,都是非常好的文學作品,有的是用詩偈完成的,例如《六祖壇經》當中的〈無相頌〉,以及惠能大師的弟子永嘉玄覺所寫的〈證道歌〉。後來禪宗的僧侶與文人、藝術家及藝文界的人士,都會有不少的來往,例如唐宋時代的大文豪韓愈、白居易、柳宗元、王維、蘇東坡等等,在他們的著作裡都可以看到與禪僧或禪師有來往,或者與寺院有關係。

一直到現今,例如愚溪先生就是佛教徒,他的作品是詩、是散文、也是小說;他的作品是虛、又好像是實的,實際上寫的就是空靈的佛教禪的境界。他是花蓮和南寺傳慶長老的弟子,他設立了「鶴山二十一世紀國際論壇」,就是為了紀念他的師父。由於他的關係,像詩人洛夫,以及作家管管都分別在和南寺住了一段時間。在愚溪辦的《新原人》這份雜誌的十七週年慶時,管管先生也寫了一首詩慶祝:「吃了雲門餅,再飲趙州茶,挨過德山棒,且聽臨濟喝。」這首詩寫的就是佛教禪宗的典故。

文藝本來在中國的古典裡,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可是到了今天,已經有七藝、八藝,甚至有十多藝,或者二十多藝。

我最近看到林懷民先生對於未來新政府在文藝及文化方面的努力有所期許,林懷民先生就是位作家、小說家、編舞家,以及舞蹈家。相信在馬總統就任之後,臺灣的文化運動,會有一個嶄新的局面出現。因為馬總統是一位文藝傳家的總統,一定會帶動未來臺灣新一次的文藝復興契機。

最後,祝福大家平安、快樂、健康、幸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以慈悲化解鬥爭、暴力與衝突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以研究「聖嚴」來推動淨化世界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