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群我關係與全球倫理

聖嚴法師

群我關係與全球倫理

今天我能得到這個獎,感覺非常殊勝與榮耀。我們都知道,李國鼎先生對臺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的貢獻非常大,他曾經擔任經濟部長、財政部長,雖然尚未擔任行政院長,可是臺灣之所以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這都跟李先生的貢獻有關。我相信在近代臺灣的歷史上,他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如同王昭明先生所說,李國鼎先生是個跨領域的人才,除了專精經濟之外,他對社會方面的許多領域也頗有研究。所以,對於我這個年代的臺灣人而言,沒有人不知道李先生。儘管他過世了十多年,但是,我們至今仍然非常懷念當時有李先生這樣的人,尤其是在臺灣經濟環境日漸下滑,人心、道德淪落的今天。

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年),李國鼎先生提出了一項新主張——「第六倫」。當時雖然經濟條件好、科技發達,但是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卻沒落了,所以他開始提倡第六倫。其實中國儒家思想中的五倫維繫社會倫理長達一千多年、將近兩千年的時間,然而到今天為止,其涵蓋面已經是不足夠的,所以李先生才提出了關於「群我關係」的倫理問題。

李國鼎先生所提出的新倫理,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一種價值理念,內容涵蓋了人與人、人與團體,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是過去五倫所沒有的。但是,這個觀念只在少數的知識分子之中流傳,並沒有形成整個社會共同的團體觀念,成為一項倫理運動,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近幾年來,我也受到李國鼎先生的影響,覺得我們應該要有一種世界性、全球性的倫理觀,因為目前世界上各種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倫理觀來闡述所謂的「正義」。我曾經問一位伊斯蘭教的學者說:「伊斯蘭教的『正義』是指什麼?」他說:「是『戰爭』。因為沒有公義,所以要用戰爭來爭取公義。」意即正義就是為了爭取公平,所以要發動戰爭。這個觀念很可怕,我聽了有一點擔心。因此,我呼應李先生的看法:五倫是小的愛,而群己關係的倫理是大愛,而這個大愛應該包括全球、不分種族,也就是跨宗教、跨種族、跨文化背景,這才是人們真正需要的倫理。

那麼我們舊有的倫理還需要保留嗎?還是需要。可是舊倫理有一點問題,有一點腐敗,譬如「君臣」倫理,凡是有新思想的人都很難接受。事實上我們現在根本沒有皇帝,即使是總統,在現代也已經成為所謂的「公僕」,是公眾的僕人,而不是「君」了。所以,五倫中有很多內容是無法適用現代的,因此,我就把它變化一下,叫作「心六倫」,從我們的心開始出發,來實踐這項全球性的倫理。我在此將這項全球性的倫理標明出來,向諸位介紹一下,請諸位指教:

第一是家庭倫理,包括父母、兄弟、子女,所有與這個家庭有關係的人,都屬於家庭倫理的範圍。

第二是校園倫理,因為現在從小學到大學,校園裡倫理觀念衰微,老師與學生之間,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因此我們提倡校園倫理,其中不僅包含老師與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所有辦教育的人都包括在內。

第三是生活倫理,這是舊五倫中所沒有的觀念。每個人的生活,無論是物質層面或精神層面,都與整個環境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在生活裡浪費了一樣東西,都會對全球產生影響,所以生活也要講倫理。如果生活不節儉、浪費、靡爛,這是對地球沒有責任感。因此,倫理實際上就是責任感和奉獻心。

第四是自然倫理,李國鼎先生曾經說過,人生活在自然的環境裡,所以要愛護自然。太空人艾德格.米契爾(Edgar Dean
Mitchell)博士也指出,我們這個世界如果不搶救的話,再過一百年就會毀滅了。我想,如果不努力的話,可能不到一百年,地球很快就會毀滅,但是如果努力的話,還有幾億年可以過下去。

第五是職場倫理,也就是工作中的倫理,這裡面包含很廣,凡是個人參與他人一起工作,也就是兩人以上共同工作的環境,即是職場,這不一定專指企業。多半的人在職場上都希望爭取更好的待遇,但是我們主張的是奉獻。

第六是族群倫理,包括宗教、民族,以及國家之間的族群,其實專業與專業之間也是一種族群關係,譬如有所謂的「同行是怨家」。臺灣許多年來,也有族群分裂的現象,但這算是小現象,大現象則是世界上有許多族群嚴重分裂,因此我們也提出族群倫理。

我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謝謝。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以研究「聖嚴」來推動淨化世界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7 致詞|下篇 致詞|從心出發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