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8 明日的佛教|宗教教育之我見

聖嚴法師

宗教教育之我見

據《人生》創刊號的報導:新加坡政府最近於教育政策中做了一個重大的創新,規定國民中學教育第三、四年課程裡,必須選修一種自己或家長願意接受的宗教課程或儒學課程。他們更因此延聘了諸多宗教家、儒學者,針對此政策而做多次的開會、討論、規畫,以期能盡善盡美地達成此項新政策。他們並在本年度的暑假中,開了一系列的宗教教義的訓練課程,就現職的中學教師中培養出一批合格的宗教課程的教師。看完此一報導,不禁為新加坡政府之遠見高興。反觀國內,使我們不得不對宗教教育的趨勢,提出我們的看法。

自有人類,即有宗教。我們看各個時代、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要有人類生存的時空,必有宗教的存在,宗教如日光、空氣、水、食物,是人類生命中所不可缺乏的要素。雖然西歐自文藝復興後,由於科學、民主的思潮,如風雲湧起,更因為彼耶教中所說上帝造萬物、唯信者得救等教義的缺陷,而造成其宗教勢力的沒落。但是宗教一沒落,人心中便失去了指南,於是造成西方世界中,種種人心的迷茫、道德的淪落、社會的不安及國際間連綿不斷的戰禍,為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劫難。

第二次大戰後西方有志之士,如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社會學家索羅金(Pitirim
A. Sorokin)、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等有鑑於此,不得不奮臂疾呼,要大家正視宗教,要政府提倡宗教。如今在歐美各先進國家的大學中,宗教學系、宗教學院的設立如雨後春筍,蔚然而起,而研究宗教的人才與日俱增。

再看日本,他們的中學教育,即將宗教內容列入他們的教科書中。二次大戰,日本為戰敗國,然二十年間,能崛然而起,成為傲視全球工商界的超級經濟大國,其因素固多,而對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國民教育之重視,乃為主因之一。

如今回顧我國,自清末鴉片戰爭後,國人即喪失對我民族的自信心。我國早有儒佛二教道德教育的標準,但在近世科技文明的衝擊下,被弱化了、破壞了,精神失去了依歸及指導。如今我們要維繫人心,重振道德,必須將儒家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列為國民教育的重心之一,採納東西方各國的長處,配合我國優良的傳統,將宗教教義及宗教道德教育發揚,這可以分作三種形式來進行:

(一)政府的國民教育之中,在受完九年的義務教育之時,必須已經選修了儒家道德教育,或任一傳統宗教的教義課程,俾使全民生活於道德教育的軌範之內。

(二)政府鼓勵各大學,除了開授宗教研究的課程之外,並設立宗教科系及宗教學院,以資培養高級的宗教學術人才,以提高我國國際的學術地位。

(三)輔導各宗教教會團體所辦的宗教學院,朝著學術研究及宗教師養成的兩個方向進行。著重於學術研究的獨立學院,得被視為與各大學所設的宗教學院相等;宗教師的養成教育則視為取得宗教師資格的正規教育,均應由政府納入國家教育的輔導及監督的範圍。

倘能如上所說,齊頭並進,一方面注重宗教的學術研究,另一方面成全宗教道德教育的普及。如此則可令人類安樂、社會安寧、國家安定,建設一個安和樂利的大同世界。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8 明日的佛教|勉《人生》復刊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8 明日的佛教|新聞媒體對佛教的報導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