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悔法師——廣欽老和尚的高足
傳悔長老,原籍山東膠縣,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柳家屯的農村,俗名柳偉,字之奇。早年曾任小學教員,一九四八年春以戰亂離家,投效軍旅,任指導員,一九五○年調防澎湖,一九五四年調集臺中成功嶺受訓。一九五七年皈依南亭長老,一九六三年以上尉軍階退役,親近道安長老,接編《獅子吼》月刊。
一九六六年冬由性梵法師介紹至土城承天禪寺依止廣欽長老出家,法名傳悔,字普過。一九六七年於臺中慈明寺受三壇大戒,印順長老為得戒,道安長老為羯磨,演培長老為教授。嗣後曾住獅頭山專拜《法華經》,繼住日月潭玄奘寺任維那。
一九七六年回到承天禪寺,廣老囑其:「你念佛就好,不要看書。」私下仍看《印光大師文鈔》及蕅益大師編《淨土十要》等書,經十年閱藏參學,並於一九七七年受時年八十七歲的廣老之命接任承天禪寺當家。從此「盡心盡力」為常住做事,十年之間,重建寺宇,一邊工作一邊念佛,心裡非常安定法喜充滿。悔師說:「如果認為做事不是修行,就會很被動,身體雖然在做事,但心裡會覺得很空虛。我就覺得做常住的事很踏實,也很歡喜。真正發心做事,身體不會感覺累,這是我親身的經驗。」誠如古善知識所說「道在平常日用中」,悔公已悟其神髓。一九八六年廣欽長老圓寂,悔公即任承天禪寺第二代住持迄今。
承天禪寺的道風是修苦行,諸方信眾供養無缺,寺內大眾仍堅守廣欽長老的節儉宗風。節衣縮食所剩,除了維修及建築寺院,其餘皆用之於齋僧布施、設獎學金、建圖書館,並於歷年以來分別大力捐贈慈濟、華梵、玄奘、佛光、法鼓等諸佛教所設大學的建校經費,以及慧日講堂、弘誓學院等建築費用。可知悔公長老雖稟廣欽長老「不要看書」之旨,依然心寄佛教教育大業。一生苦行念佛,弘法護法,作育佛教後繼人才,不遺餘力,乃為當今臺灣佛教界的一代碩德高僧。
如今傳悔長老以七十八歲高齡,僧臘三十四春,戒臘三十三夏,法臘一十五秋,於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安詳捨壽,西歸極樂淨土,願公蓮登上品,常侍彌陀世尊,永伴觀音勢至。即今為師封棺說偈送行:
入世出世,幻住化世;廣結善緣,普度群迷。
所為何事,一事不為;屈伸臂頃,即到蓮池。
封!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9 我的法門師友|上編 長老法師|智諭法師——與我前後同戒的法師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