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11 文集|危機中有希望|二十一世紀的禮儀與生活

聖嚴法師

二十一世紀的禮儀與生活

人與人之間如果缺乏相敬如賓的禮儀,很容易發生衝突。尤其在語言上,本來是說著玩的、開玩笑的,如果當對方心情好的時候,開開玩笑可能沒有問題;如果對方剛好心情不舒坦,你的一句玩笑,他就可能因此翻臉,引發摩擦、衝突,嚴重的話,雙方可能還會反目成仇。所以,「禮儀環保」是非常重要的。

人類社會的人文要能進步,禮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相敬如賓的禮儀不只是在夫妻之間,同事、朋友、兄弟、姊妹之間應該如此,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也應該做到這點。

在過去的中國傳統社會中,士大夫之間相當重視禮儀,但是反觀現代的讀書人,使用粗言粗語、粗魯的動作,幾乎已經習以為常。特別是議事殿堂中的各級民意代表,透過媒體,總是讓我們看到一幕幕言語衝突、肢體暴力,一些行政長官用的語言也不是很文雅。

其實,這些都會造成社會的不安、人心的浮動;甚至可以說,人與人之間不和諧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與禮儀有關,但是很多人輕忽了這些現象。

除了個人的禮儀之外,還有屬於群體的禮儀。以臺灣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仍然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說結婚、祝壽或是喪葬的禮儀,多半是鋪張、浪費的,很少有重視人的尊嚴、講求人性的提昇,更遑論具備教育的功能、文化傳播的使命。

不過要做好「禮儀環保」,必須配合「心靈環保」,而且和「生活環保」也息息相關。如果能少製造垃圾的汙染源,少浪費自然資源,就是落實生活環保的第一步了。

一般家庭垃圾量的多寡,通常和東西的使用量,以及使用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現在物資很豐盛,很多人東西用了就丟,沒有就買,買了就用;然後用了又丟,發現沒有了又買……,就這樣不停地製造垃圾。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們繼續照今天這個樣子的垃圾製造量,五百年以後地球究竟是什麼模樣?地球會不會變成一個垃圾球?

當務之急,我們除了應該積極地以科技的方法,解決垃圾過量的問題;同時,更要用人文的精神,提倡心靈及生活的環保,如此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重視禮儀,不懂得惜福愛物,不珍惜地球環境,歸根究柢,還是因為人的觀念和心靈出了問題。法鼓山正在提倡「四種環保」——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並且以「心五四」來落實這四種環保,那就是「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這五個項目,每一項都有四點,所以稱為「心五四」,這不是口號、標語、花招,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新生活主張。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11 文集|危機中有希望|如何追求安全的保障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11 文集|危機中有希望|祈求人心的安寧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