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1 禪門修證指要|參同契.草庵歌石頭希遷

聖嚴法師

參同契.草庵歌石頭希遷

一、參同契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靈源明皎潔,

枝派暗流注。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門門一切境,迴互不迴互。

迴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

明明清濁句。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鹹醋,然依一一法,依根葉分布。本末須歸宗,

尊卑用其語。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覩。

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拄。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二、草庵歌

吾結草庵無寶貝,飯了從容圖睡快。成時初見茆草新,破後還將茆草蓋。

住庵人鎮常在,不屬中間與內外。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

庵雖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體解。上乘菩薩信無疑,中下聞之必生怪。

問此庵壞不壞,壞與不壞主元在。不居南北與東西,基址堅牢以為最。

青松下明窗內,玉殿朱樓未為對。衲被幪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

住此庵休作解,誰誇鋪席圖人買。迴光返照便歸來,廓達靈根非向背。

遇祖師親訓誨,結草為庵莫生退。百年拋卻任縱橫,擺手便行且無罪。

千種言萬般解,只要教君長不昧。欲識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

聖嚴識 石頭希遷(西元七○○―七九○年)是六祖惠能的再傳弟子,他是江西青原行思(西元六七一―七四○年)的法嗣。當時,他與湖南南嶽懷讓(西元六七七―七四四年)門下的馬祖道一(西元七○九―七八八年),並稱為江(西)湖(南)二甘露門,馳譽禪宗。希遷俗姓陳,廣東肇慶府的高要縣人,幼參曹溪六祖,始發靈機,往來於三峽間,唐玄宗開元十六年(西元七二八年)在廣東的羅浮山受具足戒。後受學並得法於行思門下。行思圓寂後,希遷遊至衡嶽的南寺,即於南寺之東的石台上結庵而居,時人便呼其為石頭和尚。希遷的悟境,據《五燈會元》卷五云:「師(希遷)因看《肇論》,至『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師乃拊几曰:『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法身無象,誰云自他;圓鑑靈照於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境智非一,孰云去來?至哉斯語也。』因此而作〈參同契〉(《卍續藏》一三八.一六二頁上)。「參同契」本為漢代道家魏伯陽所著道書的書名,該道書是借《易經》的爻象,論述作丹之事,丹成服之即成為長生久視或羽化登仙的仙人了。佛教稱佛為大覺金仙,以修禪定開悟自性而達成佛的目的,希遷所以沿用了道書之名而作〈參同契〉,文中所用「迴互」及「明暗」之意,實即也是沿用爻象以說明修行方法的工具。「明暗」是指清淨的自性及染汙的煩惱,「迴互」是指法法互為因緣,彼此影響。若至有迴互而不以為迴互,有明暗而不受明暗的左右,那便是大覺金仙的佛果境界了。石頭希遷另有一首〈草庵歌〉,從文字表面看,是在描寫他的那間結在石頭上的茅蓬,其實是以之說明現象世界和他內證心境的怡然自得,故也抄錄下來,用饗讀者。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1 禪門修證指要|《六祖壇經》錄要六祖惠能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1 禪門修證指要|永嘉證道歌.止觀頌永嘉玄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