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竺道生(西元三五五──四三四年)
竺道生,本姓魏,鉅鹿人,寓居彭城,家世仕族。父為廣戚令,鄉里稱為善人。生幼而穎悟,聰哲若神,其父知非凡器,愛而異之。
後值沙門竺法汰,遂改俗歸依,伏膺受業。既踐法門,俊思奇拔,研味句義,即自開解,故年在志學,便登講座,吐納問辯,辭清珠玉,雖宿望學僧,當世名士,皆慮挫詞窮,莫敢酬抗,年至具戒,器鑒日深,性度機警,神氣清穆。
初入廬山,幽棲七年,以求其志,常以入道之要,慧解為本,故鑽仰群經,斟酌雜論,萬里隨法,不憚疲苦。
後與慧叡、慧嚴,同遊長安,從什公受業。關中僧眾咸謂神悟。
後還都,止青園寺,(中略)宋太祖文皇,深加歎重。後太祖設會,帝親同眾,御于地筵,下食良久,眾咸疑日晚。帝曰︰「始可中耳。」生曰︰「白日麗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缽便食,於是一眾從之。(中略)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迺喟然歎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
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迺立「善不受報」、「頓悟成佛」,又著《二諦論》、《佛性當有論》、《法身無色論》、《佛無淨土論》、《應有緣論》等,籠罩舊說,妙有淵旨。(中略)
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師,生剖析經理,洞入幽微,迺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于時大本(《涅槃經》)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於是舊學以為邪說,譏憤滋甚,遂顯大眾,擯而遣之。生於大眾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癘疾;若與實相不相違背者,願捨壽之時據師子座。」言竟拂衣而遊。
初投吳之虎丘山,旬日之中,學徒數百。(中略)
俄而投跡廬山,銷影巖岫,山中僧眾,咸共敬服。
後《涅槃》大本至于南京,果稱「闡提悉有佛性」,與前所說,合若符契。生既獲斯經,尋即講說。(中略)法席將畢,忽見麈尾紛然而墜,端坐正容,隱几而卒,顏色不異,似若入定。(下略)(以上錄自《高僧傳》卷七「竺道生傳」,《大正藏》五十.三六六頁中―三六七頁上)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自序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