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二篇 到曹溪時代的禪師|雙峰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

聖嚴法師

雙峰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

菩提達磨——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峰道信

道信大師者,姓司馬氏,世居河內,後徙於蘄州之廣濟縣。(下略)(此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若據《續高僧傳》則云:未詳何人)

初七歲時,經事一師,戒行不純,信每陳諫,以不見從,密懷齋檢,經於五載,而師不知。

又有二僧,莫知何來,入舒州皖公山,靜修禪業,聞而往赴,便蒙授法,隨逐依學,遂經十年。師往羅浮,不許相逐。但於後住,必大弘益。國訪賢良,許度出家。因此附名,住吉州寺。被賊圍城,七十餘日,城中乏水,人皆困弊,信從外入,井水還復。刺史叩頭︰「賊何時散?」信曰︰「但念般若。」乃令合城,同時合聲。須臾,外賊見城四角,大人力士,威猛絕倫,思欲得見,刺史告曰︰「欲見大人,可自入城。」群賊即散。

既見平定,欲往衡岳,路次江洲,道俗留止廬山大林寺。雖經賊盜,又經十年,蘄州道俗,請度江北黃梅縣眾造寺。依然山行,遂見雙峰,有好泉石,即住終志。當夜大有猛獸來繞,並為授歸戒,授已令去。

自入山來,三十餘載,諸州學道,無遠不至。刺史崔義玄,聞而就禮。臨終,語弟子弘忍︰「可為吾造塔,命將不久。」又催急成。又問︰「中未。」答︰「欲至中。」眾人曰︰「和尚可不付囑耶?」曰︰「生來付囑不少。」此語纔了,奄爾便絕。于時山中五百餘人,並諸州道俗,忽見天地闇冥,遶住三里,樹木葉白。(下略)(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二十「釋道信傳」,《大正藏》五十.六○六頁中

後,貞觀癸卯歲(西元六四三年),太宗嚮師道味,欲瞻風彩,詔赴京師。上表遜謝,前後三返,竟以疾辭。第四度命使曰︰「如果不起,即取首來。」使至山諭旨,師乃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異之,迴以狀聞,帝彌加歎慕,就賜珍繒,以遂其志。

迄高宗永徽辛亥歲(西元六五一年),閏九月四日,忽垂誡門人曰︰「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言迄安坐而逝。壽七十有二,塔于本山,明年四月八日,塔戶無故自開,儀相如生,爾後門人不敢復閉。(下略)(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三,《大正藏》五十一.二二二頁中―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二篇 到曹溪時代的禪師|慧可禪師(西元四八七──五九三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二篇 到曹溪時代的禪師|牛頭法融(西元五九四──六五七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