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玄素(西元六六八──七五二年)
牛頭法融——牛頭智巖——牛頭慧方——牛頭法持——幽棲智威——鶴林玄素
釋玄素,字道清,俗緣馬氏,潤州延陵人也。生有異度,幼而深仁,乳育安靜,髫齓希尚,求歸釋門,父母從之,出依淨域。以如意年中(西元六九二年),始奉制度,隸名于江寧長壽寺。進具已後,戒光騰燭,定水澄漣,思入玄微,行逾人表。既解色空,常慕宗匠。
晚年,乃南入青山幽棲寺,因事威禪師,躬歷彌載,撞鐘大鳴。威誨以勝法,得其不刊之旨。從是,伏形苦節,交養恬和,敗納襯身,寒暑不易。貴賤怨親,曾無喜慍。時目之為「嬰兒行菩薩」。
道業既高,人希瞻禮。開元年中,僧汪密,請至京口,郡牧韋銑,屈居鶴林。四部歸誠,充塞寺宇。
素,納衣空床,未嘗出戶,王侯稽首,不為動搖。顧世名利,猶如幻焉。
忽於一日,有屠者來禮謁,自生感悟,懺悔先罪,求請素,明中應供,乃欣然受之,降詣其舍,士庶驚駭,咸稱異哉。素曰︰「佛性是同,無生豈別,但可度者,吾其度之,何異之有?」(中略)
以天寶十一載(西元七五二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夜,無疾而化,春秋八十有五。(下略)(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九,《大正藏》五十.七六一頁下―七六二頁上)
附錄:語錄
(一)或有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會即不會,疑即不疑。」師又曰︰「不會不疑底,不疑不會底。」
(二)又有僧扣門,師問︰「是什麼人?」曰︰「是僧。」師曰︰「非但是僧,佛來亦不著。」曰︰「佛來為什麼不著?」師曰︰「無汝止泊處。」(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四,《大正藏》五十一.二二九頁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二篇 到曹溪時代的禪師|佛窟遺則(西元七五一──八三○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二篇 到曹溪時代的禪師|徑山道欽(西元七一四──七九二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