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六篇 石頭至曹洞的禪師|丹霞天然(西元七三九──八二四年)

聖嚴法師

丹霞天然(西元七三九──八二四年)

石頭希遷——丹霞天然

鄧州丹霞天然禪師,不知何許人也。

初習儒學,將入長安應舉,方宿於逆旅,忽夢白光滿室,占者曰︰「解空之祥也。」偶一禪客問曰︰「仁者何往?」曰︰「選官去。」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曰︰「選佛當往何所?」禪客曰︰「今江西馬大師出世,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

才見馬大師,以手托幞頭額。馬顧視良久曰︰「南嶽石頭,是汝師也。」遽抵南嶽,還以前意投之。石頭曰︰「著槽廠去。」師禮謝,入行者房,隨次執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頭告眾曰︰「來日剗佛殿前草。」至來日,大眾諸童行,各備鍬钁剗草;獨師以盆盛水淨頭,於和尚前胡跪。石頭見而笑之,便與剃髮,又為說戒法。師乃掩耳而出,便往江西,再謁馬師。未參禮,便入僧堂內,騎聖僧頸而坐。時大眾驚愕,遽報馬師。馬躬入堂視之曰︰「我子天然。」師即下地禮拜曰︰「謝師賜法號。」因名天然。馬師問︰「從什麼處來?」師云︰「石頭。」馬云︰「石頭路滑,還躂倒汝麼?」師曰︰「若躂倒,即不來。」

乃杖錫觀方。居天台華頂峰三年。往餘杭徑山,禮國一禪師。唐元和中(西元八○六―八二○年),至洛京龍門香山,與伏牛(自在)和尚為莫逆之友。後於慧林寺,遇天大寒,師取木佛焚之,人或譏之,師曰︰「吾燒取舍利。」人曰︰「木頭何有?」師曰︰「若爾者,何責我乎?」(中略)

(元和)十五年春,告門人言︰「吾思林泉終老之所。」時門人令齊靜,方卜南陽丹霞山,結庵以奉事。三年間,玄學者至,盈三百眾,構成大院。(中略)長慶四年(西元八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告門人曰︰「備湯沐,吾欲行矣。」乃戴笠策杖受履,垂一足未及地而化,壽八十六。(下略)(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大正藏》五十一.三一○頁中―三一一頁上。《五燈會元》卷五,《卍續藏》一三八.一六六頁下―一六八頁上收錄者,與此大致相同)

附錄:無道可修,無法可證

阿爾渾家!切須保護一靈之物,不是爾造作名邈得,更說什麼薦與不薦。吾往日見石頭和尚,亦只教︰切須自保護。此事不是爾譚話得。

阿爾渾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什麼?禪可是爾解底物?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

阿爾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捨,不從外得,不著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賢。爾更擬趁逐什麼物?不用經求落空去。

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禪問道。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在在處處,有恁麼底。若識得釋迦,即者凡夫是,阿爾須自看取。莫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夜裡暗,雙陸賽彩;若為生,無事珍重。(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大正藏》五十一.三一一頁上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六篇 石頭至曹洞的禪師|天皇道悟(西元七四八──八○七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六篇 石頭至曹洞的禪師|藥山惟儼(西元七五一──八三四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