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文偃(西元八六四──九四九年)
德山宣鑒——雪峰義存——雲門文偃
韶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嘉興人也,姓張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師出家。敏質生知,慧辯天縱,及長落髮,稟具於毘陵壇,侍澄數年,探窮律部。以己事未明,往參睦州(道明禪師,黃檗法嗣,通稱陳尊宿),州纔見來,便閉卻門,師乃扣門,州曰︰「誰?」師曰︰「某甲。」州曰︰「作甚麼?」師曰︰「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州開門,一見,便閉卻。師如是連三日扣門,至第三日,州開門,師乃拶入,州便擒住曰︰「道!道!」師擬議,州便推出曰︰「秦時????轢鑽。」遂掩門,損師一足。師從此悟入。州指見雪峰。
師到雪峰莊,見一僧,乃問︰「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曰︰「是。」師曰︰「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祇是不得道是別人語。」僧曰︰「得。」師曰︰「上座到山中,見和尚上堂,眾纔集,便出握腕立地曰︰『這老漢,項上鐵枷,何不脫卻。』」其僧一依師教。雪峰見這僧與麼道,便下座攔胸把住曰︰「速道!速道!」僧無對,峰拓開曰︰「不是汝語。」(中略)僧曰︰「不是某語,是莊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來道。」峰曰︰「大眾去莊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識來。」(下略)(以上錄自《指月錄》卷二十,《卍續藏》一四三.四四八頁上―下)
至彼,出眾便問︰「如何是佛?」峰云︰「莫寐語。」雲門便禮拜,一住三年。雪峰一日問︰「子見處如何?」門云︰「某甲見處,與從上諸聖,不移易一絲毫許。」(下略)(以上錄自《碧巖錄》卷一,《大正藏》四十八.一四五頁下)
師在雪峰,僧問峰:「如何是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峰云:「蒼天,蒼天!」僧不會,遂問師︰「蒼天意旨如何?」師云︰「三斤麻,一疋布。」僧云︰「不會。」師云︰「更奉三尺竹。」峰聞,喜云︰「我常疑個布衲。」
師出嶺,遍謁諸方。(下略)(以上錄自《指月錄》卷二十,《卍續藏》一四三.四四八頁下)
附錄:語錄摘要
(一)雪竇評介
雲門尋常愛說三字禪——顧鑒咦。又說一字禪。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麼處懺悔?」門云︰「露。」又問︰「如何是正法眼藏?」門云︰「普。」直是不容擬議。到平鋪處,又卻罵人。若下一句語,如鐵橛子相似。後出四哲,乃洞山初、智門寬、德山密、香林遠,皆為大宗師。香林十八年為侍者,凡接他,只叫遠侍者,遠云︰「喏。」門云︰「是什麼?」如此十八年,一日方悟,門云︰「我今後更不叫汝。」
雲門尋常接人,多用睦州手段,只是難為湊泊,有抽釘拔楔底鉗鎚。(以上錄自《碧巖錄》卷一,《大正藏》四十八.一四六頁上)
(二)語錄
1.師云︰「十五日已前不問汝,十五日已後道將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2.垂語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昬昬。作麼生是諸人光明?」自代云︰「廚庫三門。」又云︰「好事不如無。」
3.師見飯頭云︰「汝是飯頭麼?」云︰「是。」師云︰「顆裡有幾米,米裡有幾顆?」頭無對。代云︰「某甲瞻星望月。」
4.問︰「如何是塵塵三昧?」師曰︰「缽裡飯、桶裡水。」
問︰「如何是雲門一句?」師曰︰「臘月二十五。」
問︰「如何是法身?」師曰︰「六不收。」
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曰︰「胡餅。」
問︰「如何是佛?」師曰︰「乾矢橛。」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曰︰「東山水上行。」
問︰「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師曰︰「須彌山。」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北斗裡藏身。」
5.師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僧問︰「意旨如何?」師云︰「一條縧,三十文買。」復代前語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僧又問︰「一條縧,三十文買如何?」師云︰「打與。」
6.僧來參,師乃拈起袈裟曰︰「汝若道得,落我袈裟圈䙡裡;汝若道不得,又在鬼窟裡坐,作麼生?」自代曰︰「某甲無氣力。」
7.示眾︰「古德道︰『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個是你自己?』」乃曰︰「遇賤即貴。」
8.示眾︰「迷己底人,觸途俱滯。悟本底人,為甚麼有四大見?」代云︰「益州附子建州薑。」
9.示眾:「從上祖師,三世諸佛說法,山河大地草木,為甚麼不省去?」代云:「新到行人事。」
10.示眾︰「十方國土中,惟有一乘法,且道自己在一乘法裡,一乘法外?」代云︰「入。」
11.示眾︰「既知來處,且道什麼劫中無祖師?」代云︰「某甲今日不著便。」
12.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裡,將三門來燈籠上,作麼生?」自代云︰「逐物意移。」又曰︰「雲起雷興。」(以上錄自《指月錄》卷二十,《卍續藏》一四三.四五二頁上―四五八頁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雪峰義存(西元八二二──九○八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玄沙師備(西元八三五──九○八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