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清涼文益(西元八八五──九五八年)

聖嚴法師

清涼文益(西元八八五──九五八年)

德山宣鑒——雪峰義存——玄沙師備——羅漢桂琛——清涼文益

昇州清涼院文益禪師,餘杭人也,姓魯氏。七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髮,弱齡稟具於越州開元寺,屬律匠希覺師,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寺,師往預聽,習究其微旨,復傍探儒典,遊文雅之場。覺師目為我門之遊夏也。

師以玄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邁,抵福州長慶(慧稜禪師,雪峰義存之法嗣)法會,雖緣心未息而海眾推之。尋更結侶,擬之湖外,既行,值天雨忽作,溪流暴漲,暫寓城西地藏院,因參(羅漢桂)琛和尚,琛問曰︰「上座何往?」師曰︰「邐迤行腳去。」曰︰「行腳事作麼生?」師曰︰「不知。」曰︰「不知最親切。」師豁然開悟。與同行進山主等四人,因投誠咨決,悉皆契會,次第受記,各鎮一方。(中略)

子方上座,自長慶來,師舉先長慶稜和尚偈而問曰︰「作麼生是『萬象之中獨露身』?」子方舉拂子。師曰︰「恁麼會又爭得?」曰︰「和尚尊意如何?」師曰︰「喚什麼作萬象?」曰︰「古人不撥萬象。」師曰︰「萬象之中獨露身,說什麼撥不撥?」子方豁然悟解,述偈投誠。(下略)(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大正藏》五十一.三九八頁中

附錄:語錄摘要

(一)六處不知音

問︰「六處不知音時如何?」師曰︰「汝家眷屬一群子。」師又曰︰「作麼生會,莫道恁麼來問,便是不得汝道。六處不知音,眼處不知音,耳處不知音,若也,根本是有,爭解無得。古人道︰『離聲色著聲色,離名字著名字,所以無想天修得,經八萬大劫,一朝退墮,諸事儼然。』蓋為不知根本真實(中略)。」他古人猶道︰「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又道︰「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下略)

(二)指與月

僧問︰「指即不問,如何是月?」師曰︰「阿那箇是汝不問底指?」又僧問︰「月即不問,如何是指?」師曰︰「月。」曰︰「學人問指,和尚為什麼對月?」師曰︰「為汝問指。」

(三)但隨時節因緣

上堂示眾曰︰出家人但隨時及節,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古今方便不少,不見石頭和尚因看《肇論》云︰「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他家便道︰「聖人無己,靡所不己。」(中略)他又囑人云︰「光陰莫虛度。」適來向上座道,但隨時及節便得,若也移時失候,即是虛度光陰,於非色中作色解。上座,於非色中作色解,即是移時失候。(下略)

(四)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師問修山主(撫州龍濟紹修禪師,羅漢桂琛法嗣)︰「毫氂有差天地懸隔,兄作麼生會?」修曰︰「毫氂有差天地懸隔。」師曰︰「恁麼會又爭得?」修曰︰「和尚如何?」師曰︰「毫氂有差天地懸隔。」修便禮拜。東禪齊拈云︰山主恁麼祇對,為什麼不肯,及乎再請益,法眼亦只恁麼道,便得去,且道疑訛在什麼處?若看得透,道上坐有來由。

(五)香匙

師與悟空禪師(金陵清涼休復禪師,羅漢桂琛法嗣)向火,拈起香匙問悟空云︰「不得喚作香匙,兄喚作什麼?」悟空云︰「香匙。」師不肯。悟空卻後二十餘日,方明此語。

(六)二僧捲簾

因僧齋前上參,師以手指簾,時有二僧同去捲簾,師曰︰「一得一失。」

(七)諸法無當去

問︰「如何得諸法無當去?」師曰︰「什麼法當著上座?」曰︰「爭奈日夕何?」師曰︰「閑言語。」(以上七則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大正藏》五十一.三九八頁下―三九九頁下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鏡清道怤(西元八六八──九三七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2 禪門驪珠集|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天台德韶(西元八九一──九七二年)

返回目录